三月芳菲至,教研啟新章。為深入踐行新課標理念,提升數學課堂教學質量,川大西航實小教育集團鄭生麗工作室開展了聽評課活動,工作室全體成員共同開啟了一場沉浸式的教研之旅。
3月6日,工作室全體成員觀摩了由任先琦老師]執教的北師大版六年級下冊《比的應用》一課。本節課以“比”的概念為核心,結合實際生活情境,引導學生理解比的意義,并學會運用“比”解決實際問題。
在這堂課中,任老師以“以物易物”的生活情境引入新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自然引出“比”的概念,教師設計了小組合作探究活動,學生在活動中積極參與,課堂氛圍活躍,教師結合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幫助學生理解比的應用價值。課堂練習設計由淺入深,既有基礎題目鞏固“比”的概念,又有拓展題目挑戰學生的思維能力,滿足了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
本次聽課評課活動為工作室成員提供了寶貴的交流學習機會。通過觀摩和研討,大家一致認為,數學教學應注重生活化、情境化,同時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設計多樣化的教學活動,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應用數學知識。
3月11日,工作室齊聚五(7)班教室,共同觀摩了何小莉老師執教的《分數乘法(二)》一課,深入探討如何在運算教學中落實核心素養。何老師以“吃餅干”的生活情境導入,通過"6塊餅干的1/2是多少塊?"的問題,引導學生經歷“實物操作—圖形表征—符號表達”的學習路徑。課堂上,學生通過畫圖、列式,逐步理解"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數學本質。
在探究"8的3/4"時,何老師設計小組合作任務,鼓勵學生用線段圖、面積模型等多種方法解決問題。通過對比不同解法,學生發現"先求1份再求幾份"與"直接相乘"的內在聯系,自主構建起分數乘法的算理體系。
課后研討環節,工作室導師鄭生麗主任主持評課。大家一致認為本節課有三大亮點:首先,本節課通過可操作的情境,將抽象的分數乘法轉化為具象的數學活動;其次,通過畫圖等活動幫助學生建立"部分與整體"的關系模型,使思維可視化;最后, 設計生活化練習,實現運算能力與應用意識的協同發展,算用結合得到了常態化發展。
3月18日,工作室導師鄭生麗主任以北師大版六年級下冊《圖形的運動》為課例,呈現了一節兼具數學邏輯與趣味性的示范課堂,工作室全體成員參與觀摩學習。
課堂上,鄭老師以生動形象的語言,深入淺出地講解了圖形的運動類型;巧妙地設計了豐富多樣的教學環節,讓學生們在動手操作中感受圖形的運動。鄭老師的精彩講解和耐心指導,使學生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掌握了圖形的運動知識,提高了數學素養。
此次示范課充分體現了數學工作室的教學理念,即關注學生個體差異,注重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課后,學員教師紛紛表示,示范課為他們的教學提供了有益的借鑒和啟示。
三月春光織錦繡,深耕教研正當時。本月工作室聽課活動,既展現了新課標理念下的課堂創新實踐,更搭建了共研共進的專業成長平臺。教師們于思維碰撞中明晰方向,在課例研磨中拾獲智慧,共同見證了“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如何煥發生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