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第四野戰軍從東北一路長驅直入,解放南方各省。
當第四野戰軍的兵鋒直抵深圳河北岸時,遠在倫敦證券交易所的西方政客、股民們都滿懷焦慮:距離香港被解放還有多久?
就在西方以為香港即將被革命浪潮席卷時,毛主席卻忽然下令解放軍停止進攻,并且與英國達成有關香港的三條規矩。
那么,毛主席為何不一鼓作氣,解放香港呢?這三條規矩具體是什么?
二戰結束后,中國與光復香港失之交臂
1945年9月,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后,闊別祖國近50年的臺灣,回到了母親的懷抱。
然而,當戰敗的日軍撤離香港時,取代旭日旗的,卻是日不落帝國紅藍白相間的“米字旗”。
中國在二戰后為何錯失了收復香港的契機?
二戰后,中國的國際地位驟然提升,就連一向歧視中國的法、美等西方列強,也都不由得對中國刮目相看。
除了被日本占據的臺灣之外,被法國強占的廣州灣、英國霸占的劉公島相繼重歸故土。
蔣介石十分希望收回被滿清王朝割讓的失地。
開羅會議等外交場合上,他派遣的中方代表不止一次向英方表達了收復香港的意愿,英國雖然拿出了愿意歸還中國劉公島等租界態度,卻始終對香港租界死咬不放。
香港在當時不僅是英國遠東艦隊的停駐地和橋頭堡,更扮演著亞太地區經貿中心的重要角色,被稱譽為“日不落帝國的東方明珠”。
如此重要的一塊土地,英國自然不愿意輕易歸還給中國。
時任英國首相丘吉爾,多次在香港問題上瘋狂叫囂:“如果蔣介石想要香港,就先和英國的航母艦隊過招!”不愿與英國艦隊一戰的國民黨軍只好知難而退。
但對于蔣介石來說,比收復香港更重要的是獲得內戰的勝利。
這樣的想法,注定了蔣家王朝無法完成收復失地,振興中華的歷史使命。
解放軍兵臨城下,毛主席為何與英國約法三章
拒絕蔣介石收回香港的請求后,英國自以為對遠東殖民地再無后顧之憂。
但是,英國顯然打錯了如意算盤——1948年遼沈戰役結束后,國民黨軍兵敗如山倒。
次年4月,中國人民解放軍橫渡長江,準備解放南方各省。
在此期間,解放軍還同英國皇家海軍發生過一次短暫的交手——1949年4月20日爆發的紫石英號事件。
渡江戰役前夕,我黨曾多次警告外艦及早撤離,如果阻礙解放軍的渡江計劃,一切后果將由外方承擔。
美法識趣地撤離艦船,頭鐵的英國紫石英號在解放軍發起渡江戰役的當天,依舊橫在江面上,甚至將炮口調轉至長江北岸,這一舉動無疑是對解放軍的挑釁。
這對于解放軍來說,無疑是赤裸裸的挑釁。
解放軍三野特種兵縱隊的炮兵部隊,立即調動6門75毫米和105毫米口徑不等的榴彈炮,對紫石英號進行反擊。
解放軍如同霹靂暴雨般的打擊襲去,被擊癱的紫石英號只能豎起白旗。
消息傳到英國后引發軒然大波,許多英國人悲觀地認為:中英兩國難免一戰。
1949年,解放軍兵鋒直抵香港對岸的深圳,英國國內恐慌的情緒幾乎到達頂峰。
在不少英國的政客、股民們看來,如果解放軍長驅直入,進入香港,不僅英國的遠東據點將被連根拔起,就連香港自由港的金融財富也將蕩然無存。
那么,英國在當時是在香港是否有跟解放軍一戰的實力?
據英方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1949年英國于香港駐扎的部隊,包括步兵營和廓爾喀雇傭軍營,總計人數在5000-8000人之間。
此時,英軍在香港的兵力顯然無法跟第四野戰軍相抗衡。
更重要的是,即便英國有心與解放軍一戰,二戰后英國國內的反戰、厭戰情緒,也讓英國艾德禮內閣捉襟見肘。
就在英方因香港的危局感到空前緊張之際,毛主席卻下令可以暫不解放香港,并向英方提出約法三章:
其一,香港不能作為反對新中國的軍事基地;其二,英方不得在香港從事破壞新中國信譽的活動;其三,英方需要保護在港華人華僑的安全。
雖然毛主席在1949年10月向英國提出的這“約法三章”,讓英國人摸不著頭腦,但考慮到面對解放軍將毫無勝算,英國政府選擇接受。
很多人至今弄不懂毛主席做法的原因,其實里面蘊藏著大智慧。
結語
毛主席之所以沒有立即解放香港,跟當時的國際環境有關。新中國所處的外交環境尚不明朗,不少西方國家對中國仍充滿敵意。
如果解放軍貿然解放香港,不僅會與英國交惡,甚至會遭到西方國家的集體封鎖。
毛主席選擇在和英國“約法三章”的情況下保留香港,避免中英關系陷入低谷,更為當時可能遭受西方封鎖和包圍的新中國,留下了一扇窗口。
事實也果如毛主席所料,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后,美國第七艦隊封鎖臺灣海峽,西方集體對中國開展經濟封鎖。
此時的香港,成為了中國為數不多的外貿溝通渠道,有不少來自臺灣、美國的愛國人士,也是通過香港中轉,平安返回中國大陸。
直至20世紀80年代,中國收復香港的時機成熟后,才開始與英國開展談判,最終促成了香港在1997年以和平的形式順利回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