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下午,家住淄博的宋女士接到一個自稱“抖音客服”的電話:“您的抖音保險已到期,將每月自動扣費1880元。”宋女士一聽就慌了。“我從沒辦過抖音保險,你們搞錯了吧?”對方稱,系統(tǒng)沒問題,是她誤操作導致,可以幫助取消。50多歲的宋女士慌亂之下,一味地按著對方的要求操作。
點擊對方發(fā)來的鏈接,安裝是一個屏幕共享軟件,宋女士不知道的是,這種軟件有一個危險的功能:別人可以實時看到自己的手機界面。按照對方要求,她打開了自己手機上的各個銀行APP,把自己的賬戶信息一覽無余地暴露給了對方。“需要對你的賬號進行測試。”對方稱,具體辦法是把銀行賬戶的錢打到一個“安全賬戶”上,測試后原路退回。既然是“安全賬戶”,那肯定沒問題,宋女士心想。“客服”說退回,那也一定會退回的。
23萬馬上打了過去,卻沒有馬上退回來。“客服”稱,賬號存在問題,要再打10萬,“跑一下流水”就可以了。“那我湊錢去!”宋女士更慌了,急急忙忙想辦法開始湊錢。這時,派出所的預警電話打了進來,聽到公安民警嚴肅而焦急的勸阻,宋女士方才醒悟。這時,距離她接到“抖音客服”的電話只有8分鐘。
王女士說,社區(qū)微信群里經常看到反詐宣傳,她只看題目,從不點開,不知道里邊是什么內容。
警方提醒:
根據電詐罪犯的最新形式和特點,淄博警方常態(tài)化推送宣防案例和防范知識,請積極轉發(fā),認真閱讀,提高反詐意識,遠離詐騙陷阱。
大眾日報淄博融媒體中心記者 任靈芝 通訊員 岳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