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名網友反映,收到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城管部門要求,紅底門頭牌匾統一更換顏色,引發關注。其中,有網友在評論區曬出一張“黑灰色”底的蜜雪冰城門頭牌匾。據大風新聞報道,記者聯系到該蜜雪冰城店工作人員。他說,“有城管隊員上門通知,規定紅色的不讓用”。對方沒有出示相關的文件,只是口頭通知。當地城管局相關科室工作人員對此解釋道,按照市政府城市規劃要求,紅色、藍色、黑色的門頭牌匾底色以外都可以,“有關部門會有文件下發的,到時候會在公眾號上推送”。
(4月8日《極目新聞》)
禁止使用“紅黑藍”三種顏色作為門頭店招的底色,有關方面的理由滿滿:是為了符合城市規劃的要求。而實際上既沒有官方的通知,也沒有紅頭文件,這是不折不扣的胡來。而即便有官方通知,有紅頭文件,是不是禁止使用“紅黑藍”三種顏色就沒有問題了?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在門頭店招的管理中,一次次因為“禁止”而出現輿情,深刻教訓咋就喚不醒“裝睡的人”?城市自然是需要規劃的,城市自然是需要管理的,但是,需要切記的是“管理的手”不可亂摸,不可亂伸,不可逾越邊界。只是一句“城市規劃的需要”顯然不能拉直人們心中的疑問號和驚嘆號。即便是無理狡辯,那最起碼也得把城市規劃的理由告訴老百姓。比如,為什么不能使用“紅黑藍”?使用“紅黑藍”會給城市文化帶來什么嚴重的后果?使用“紅黑藍”為何與城市的氣質不符合?“紅黑藍”這三種顏色,在視覺上如何不如其他的顏色?而不是驕傲的回應一句:為了城市的規劃!
尤其值得一說的是“禁止使用紅色”。國旗的顏色就是紅色,那是烈士換來的顏色,那是我們心中最圣潔、最鮮艷的顏色;結婚購買被子等物品多數是紅色,場景布置也是紅色,那是我們幸福的顏色、熱鬧的顏色、喜慶的顏色;春節張貼的春聯,懸掛的中國結,也是紅色,那是我們吉祥的顏色。老祖宗給我們留下的“中國紅”何以不符合城市的規劃了?這不是不折不扣、信口開河、大嘴一張的“誰的嘴大誰說了算”嗎?如果嘴可以代表法,那還有法律干嘛?
“紅黑藍”三色,在城市色彩體系中都有其獨特的表現力和文化內涵。紅色在中國文化中代表著吉祥、繁榮,常常被用于商業招牌以吸引顧客;黑色與藍色同樣具有穩重、專業等視覺感受,在不同風格的店鋪中使用也十分常見。倘若一股腦將這三種顏色排除在外,無疑是對城市色彩多樣性的破壞,也限制了商家創意表達和品牌塑造的空間。
更為重要的是,城市的活力在于其包容與多元。每一家店鋪都是城市經濟生態中的微觀單元,它們以各自獨特的視覺標識吸引消費者,展示個性與特色。當就連蜜雪冰城連鎖的“全國統一紅底白字”的標識都無立足之地,只能改成“灰底白字”的時候,城市管理也就“無地自容”了。
禁用“紅黑藍”三色,門頭店招管理豈能昏了頭?別把“城市規劃”變成了教條管理的“城市鬼話”。更別忘了初心使命里的那抹“中國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