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沒有誰是真正的弱者。
生活中所謂的弱者,只是心更善更軟,更懂得退讓,也更遵守規(guī)則和底線而已。
但是,現(xiàn)實的殘酷和人性的陰暗,都不會善待這些人。
所以,當他們經(jīng)歷多了,有了經(jīng)驗,開了悟,他們就會丟掉身上的這些“弱者”氣息,讓自己活出銳氣和棱角。
丟掉溫和好說話,開始建立邊界
九成的人,都吃過溫和好說話的虧吧。
溫和好說話是好品質(zhì),但是,生活中使用它卻要非常小心,并且要看環(huán)境,人群以及自己的位置和狀態(tài)。
如果你身處高位,低頭看人,你的溫和好說話就是往下兼容,不輕視人。
但如果你身份一般,面對的都是同級或是比你還要低一些的人群,你的溫和好說話就是赤裸裸的軟弱,是好欺負的標志。
那些心眼多,算計重,內(nèi)在有惡的人就會拿捏你們的這個品質(zhì),從而在人際關(guān)系中欺負和欺壓你們。
所以,經(jīng)歷多了,悟性也高的人,會在開悟后,丟掉這個溫和好說話的品質(zhì),開始建立邊界,也學(xué)會了面對不同的人,就用不同的態(tài)度,而不是一味的溫和好說話。
丟掉共情和憐憫心理,變得冷漠
善者更容易同情,哪怕自己也不怎么樣,但就是看不得人間疾苦。
這其實也是好品質(zhì)。
但是,人性是復(fù)雜而多變的,很多惡者就喜歡利用善者的善良。
比如,生活中一些過得不如意的人,看見別人比自己好一些,就各種惡意攻擊。
未開悟的人,面對這種狀態(tài),會對惡者抱有共情心理,覺得他們可憐又可恨。
但是,開了悟的人,就會轉(zhuǎn)變思維,認為,這都是命運自修,因果報應(yīng),并且不會共情和憐憫。
用一個最準確的詞形容就是——冷漠。
冷漠的尊重他人的命運。
丟掉過于感性的思維,理性對待人事物
一個人表現(xiàn)的狀態(tài)是強是弱,其實跟思維是感性還是理性關(guān)系很大。
也就是說,思維是感性的,他往往就會顯得弱一些,因為感情細膩柔軟,會顧及很多,故而會顯得軟弱。
但如果思維理性,就會有強的的姿態(tài),因為,不管是什么事,理性的思維會讓他們只從人事物的本質(zhì)看問題。
這就會顯得很客觀,也很公正,但會缺乏感情的溫度,顯得冷漠無情。
但其實,如果足夠了解人性和悟透人性,會知道,冷漠無情反而是強者心態(tài)。
丟掉習(xí)慣性的退讓,開始學(xué)會計較
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有些時候確實管用,但說句真心話,管用的時候其實很少很少,甚至可以忽略不計。
因為,真實的人性是,忍一時,忍來更張狂,退一步,換來得寸進尺,步步緊逼。
所以,開悟的人,會丟掉習(xí)慣性的退讓,開始學(xué)會計較,而不是一味的好說話,好脾氣。
丟掉道德和素養(yǎng)的束縛, 以自身的感受去回應(yīng)和對待一切
生活的扎心現(xiàn)實是,你越有品德,越有素養(yǎng),反而越不會被人尊重。
不僅得不到尊重,你可能還會遭受更多的惡意和欺負。
原因很簡單,很多人會有一個想法,那就是,反正你有品德,你有素養(yǎng),你會堅定你的品德和素養(yǎng),不會像我一樣不顧形象,不要臉面。
所以,開悟的人,一旦開悟,就會果斷丟掉這個束縛,真正從自身感受去回應(yīng)和對待,如果對方?jīng)]有品德和素養(yǎng),那開悟的人也不會跟他講品德和素養(yǎng)。
而是該直就直,該懟就懟,不會軟弱。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