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4月7日從國家醫保局了解到,國家醫保局微信公眾號已開通網上舉報功能,廣大社會機構和群眾可線上反映欺詐騙保相關情況。根據國家醫保局、財政部發布的《違法違規使用醫療保障基金舉報獎勵辦法》,醫療保障行政部門對符合獎勵條件的舉報人按照案值的一定比例給予一次性資金獎勵,最高不超過20萬元,最低不少于200元。
(4月8日《江海晚報》)
重獎之下必有勇夫,而即便沒有“重獎”也會有“勇夫”。因為醫保資金是老百姓的“看病錢”“救命錢”,發動群眾看好“群眾的看病錢”,守護的是自己的切身利益,群眾自然會是“不遺余力”,當“勇夫”是為了“永福”,誰能不真心實意的去監督?
蠶食“看病錢”“救命錢”,嚴重侵害了群眾的利益。從既往查處的各種案件來看,可謂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有醫院參與的,有醫生參與的,有患者參與的。甚至出現了“住院的人正在地里干活”“患病的人正在喝酒”這樣尷尬的事情。欺詐騙保行為猶如病毒,侵蝕著醫保基金的安全防線。一些不法分子為了謀取私利,通過偽造病歷、虛開藥品、串換醫保項目等手段騙取醫保基金。這些行為不僅損害了廣大參保群眾的切身利益,也破壞了醫保制度的公平性和可持續性。據統計,每年因欺詐騙保造成的醫保基金損失數額巨大,讓有限的醫療資源無法真正惠及需要的人。因此,打擊欺詐騙保,守護好“看病錢”,已成為當務之急。
豈能任由群眾的“看病錢”如此被席卷,如此被揮霍,如此被浪費?面對蠶食“看病錢”的“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我們必須在監管的制度上,監管的方式上,實現“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這個“道”就是法律的正道、監管的正道。讓群眾看好“群眾的看病錢”就是一劑良藥、一張良方的監管的正道。
群眾作為醫保制度的受益者和參與者,對身邊的欺詐騙保行為有著直接的感受和了解。他們是監督的重要力量,能夠提供最真實、最及時的線索。開通網上舉報功能,為群眾參與監督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渠道。只需輕點手機或電腦按鍵,就能將發現的問題反映給相關部門,這大大提高了群眾參與監督的便利性。
當然,要確保舉報監督機制的有效運行,還需要相關部門做好配套工作。一方面,要建立嚴格的核實和查處機制,對舉報線索進行認真調查核實,確保每一個線索都能得到妥善處理,不放過任何一個違法違規行為。另一方面,要加強信息反饋,及時向舉報人通報調查處理結果,讓群眾感受到自己的付出得到了回應。
讓群眾看好“群眾的看病錢”,這一舉措為守護醫保基金安全筑牢了防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