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觀新聞報道,亞美尼亞總理尼科爾·帕什尼揚認為,亞美尼亞人民不應再要求將納戈爾諾-卡拉巴赫(以下簡稱“納卡”)地區并入亞美尼亞。帕什尼揚在議會發表講話指出:“現在有一個根本性問題:我們亞美尼亞共和國、亞美尼亞人民,是否還要繼續推動‘納卡運動’(始于1988年的將納卡地區并入亞美尼亞的運動),我想明確地、毫不含糊地聲明,我們不應再繼續推動‘納卡運動’。”
亞美尼亞國防部(資料圖)
亞美尼亞總理尼科爾·帕什尼揚宣布放棄納卡地區,承認納卡地區是阿塞拜疆的一部分,恢復到1988年的領土范圍。這場經歷了30多年的領土沖突隨著亞美尼亞的失敗或許告終,但是高加索區域的緊張局勢和復雜角力不會就此結束。亞美尼亞撤出納卡地區,是多方面因素導致的,實力不如人,背后靠山無能為力,都是都是原因。亞美尼亞的地理位置和國家環境可以說是最惡劣的了。
當地時間3月18日晚,亞美尼亞國防部表示,阿塞拜疆國防部所稱“當地時間18日16時40分至18時30分,亞美尼亞武裝部隊向位于邊界地區東部的阿塞拜疆陣地開火”,與事實不符。亞美尼亞國防部再次重申,根據亞美尼亞總理辦公室的立場,如果阿塞拜疆國防部聲明得到亞美尼亞方面的證實,亞國防部愿對事實進行調查。阿塞拜疆外交部發言人18日表示,阿方堅決拒絕亞美尼亞總理辦公室當天發表的聲明,稱該聲明歪曲了邊境地區開火事件的事實及地面實際情況,并對阿方提出毫無根據的指責。
亞美尼亞總理尼科爾·帕什尼揚(Nikol Pashinyan)3月20日表示,他已準備好與阿塞拜疆簽署和平協議;亞美尼亞外交部在此前一周就已證實,相關協議草案文本的談判工作基本完成。這是自1991年獨立后就一直纏斗至今的兩個國家,在前后三次為納卡地區(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大打出手以后,終于迎來了和平的希望,算是當今世界難得出現的一縷給人帶來溫暖和希望的曙光。
亞美尼亞總理尼科爾·帕什尼揚(資料圖)
3月26日,亞美尼亞通過了一項關于加入歐盟立法的二讀,該文件由一份向議會提交的公開請愿書發起,呼吁亞美尼亞政府啟動加入歐盟的進程。幾十年來,亞美尼亞一直是俄羅斯在南高加索地區的親密盟友,但近來亞美尼亞指責莫斯科未能在與鄰國阿塞拜疆的沖突中提供支持,并試圖切斷與莫斯科的聯系。從去年起,亞美尼亞開啟從靠近俄羅斯到靠近歐盟的對外政策轉變,包括美國政治新聞網在內的一些媒體稱之為亞美尼亞“妄圖”的轉軌進程。
2025年4月4日,亞美尼亞總統哈恰圖良簽署《關于啟動加入歐盟進程》法案,這個僅有300萬人口的南高加索國家正式踏上"脫俄入歐"的冒險之旅。消息傳出后,俄羅斯副總理奧韋爾丘克直言將"整體調整經濟關系",克里姆林宮更警告亞美尼亞可能重蹈烏克蘭覆轍。這場牽動歐亞地緣格局的抉擇,既是亞美尼亞對俄羅斯"見死不救"的報復,也是對歐盟"安全承諾"的賭博,更揭開了小國在大國夾縫中的生存困境。
亞美尼亞首都(資料圖)
總臺記者當地時間4月4日獲悉,亞美尼亞總統簽署了一項允許該國加入歐盟的法律。俄新社援引推動這一立法進程的倡議團體消息報道稱,該法律并未要求就加入歐盟舉行全民公投,只是宣布加入歐盟這一進程的開始。據悉,亞美尼亞并未收到加入歐盟的邀請。俄羅斯副總理奧韋爾丘克表示,如果亞美尼亞加入歐盟,俄羅斯將不得不整體調整與亞美尼亞的經濟關系。他稱這將影響亞美尼亞居民的生活水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