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開年,汽車市場一個非常大的信號就是,不少大型汽車經銷商集團,從奔馳寶馬奧迪體系中撤了下來,選擇加盟中國“新勢力”品牌。
比如說,中升集團就選擇放棄了很大一部分傳統豪華品牌,投入了巨大的資金選擇擁抱鴻蒙智行。極氪、小米等品牌也都成為了大型汽車經銷商集團擁抱的對象。
投資者擁有更敏銳的嗅覺,他們認為傳統豪華品牌在未來失去了競爭力,不管做什么品牌,首先應該“割肉”,選擇放棄現有運營的品牌。
去年,不少經銷商就已經出現了虧損,比如說寶馬、奧迪等品牌出現了虧損情況,已經發出預警:高端市場中已經出現明顯“供應過剩”的情況。
核心原因就是高端市場參與者增加,新勢力的入局讓選擇多了起來,豪華市場本身的選擇就不多,奔馳寶馬奧迪,加起來不超過10臺核心車型。
事實上,這個市場只要再出現5臺“月銷破萬”的新產品,就能擠垮豪華品牌的利潤體系,目前來看理想、AITO、小米、ZEEKR等品牌的入局,提供了絕對不止5臺爆款車型的新選擇。
這種局面一旦產生,就無法扭轉。
有人說這是認知的一種清醒,完全沒錯,豪華品牌被設計出來的本意,就是為了創造出更大的利潤空間,這本身就是嚴重的溢價。
過去兩年,豪華車型的價格步步走低,無論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最終的結果就是消費者不愿意花45萬買一臺寶馬5系(參數丨圖片)了,也不愿意花50萬買一臺奔馳E級了。
這些豪車價格同比去年,至少下滑了15%以上,從目前的趨勢來看,這個幅度還要擴大。
傳統豪華品牌用價格換取市場的策略是對的,國內市場已經沒有那么大的燃油車需求量,2024年新能源車的銷量占比接近50%,這也就意味著有一半人不再買燃油車。
豪華品牌市場也是縮水嚴重,尤其是一些大型汽車集團,比如說大眾集團,有大眾也有奧迪,整個大盤都被新能源蠶食,自己又拿不出強硬的新能源產品出來。
所以,傳統油車的崩盤,也必然會帶崩豪華品牌的小盤子。
這種崩盤幾乎是連貫性的,主要原因是去年是高端新能源車發展的核心一年,正向口碑一旦擴散,未來會有更多人選擇。
他們選擇的不僅僅是一種創新,更是一種混合動力系統帶來的暢快感,這是過去油車提供不了的,最為關鍵的是,傳統高端車的溢價空間巨大,其實早已被詬病許久。
未來幾年,豪華車還有市場,主要是面對那些沒有擁有過豪車的“初代消費者”,奔馳寶馬奧迪幾十年的國內市場運營,還是影響了巨大的群體。
畢竟在品牌文化傳播方面,豪華品牌非常有范兒。
但對于那些需要換購、增購的用戶群體來說,豪華品牌必然會面臨一個吸引力不足的問題,畢竟這部分用戶群體已經擁有過豪華品牌,感受過了豪車生活,大概率是要換購電動化新產品的。
所以說“認知清醒”對,說“錢包癟了”也行,總之結果就是傳統豪華車的未來日子,眼看著不會好過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