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想讀懂春天的情書,中山公園便是最生動的注腳。當海風裹著咸澀的潮氣翻過信號山,沉睡的草木便在這座百年園林里悄然蘇醒——櫻花枝頭凝著冰裂瓷紋般的花苞,玉蘭舉著千百盞素白燈盞,連石縫里的婆婆納都攢出細碎的藍星星,仿佛整個青島的春意都順著花崗巖臺階,流進了這片綠意洶涌的天地。
清晨六時,櫻花大道已迎來第一批賞花者。退休教師老周挎著保溫杯,熟稔地找到那株染井吉野櫻,枝頭初綻的花瓣泛著貝殼內里的珠光,他舉起相機時,一只繡眼鳥正巧啄落一滴露水,鏡頭里便漾開了整個春天的漣漪。隨著日頭攀高,云霞般的櫻花漸次蓬松,游人的碎花裙擺與飄落的花瓣在空中跳起雙人舞,連賣糖畫的老人也把銅勺里的糖稀,澆鑄成櫻花形狀的琥珀。
瓷白的花瓣層層舒展,像被春風揉皺的宣紙燈罩,漏下細碎的光斑。穿旗袍的銀發奶奶仰頭輕嗅,襟前盤扣映著花影,恍惚讓人看見七十年前那個踮腳折花的少女。樹下的長椅上,兩個寫生的美院學生將顏料擠進調色盤,鈷藍混著鈦白在畫布上流淌,卻始終調不出玉蘭花瓣那種月光沁入骨瓷的溫潤。
晌午的小西湖是春水的調色盤,穿漢服拍照的姑娘提起裙角踩上石磯,驚起兩三只翠鳥,翅尖掠過水面時,波紋里便暈開了整個春天的碧色。白頭老者在空地上支起煮茶小爐,明前龍井的清氣混著岸邊花香,熏醉了石橋上駐足拍照的旅人。
最妙的當屬暮色初臨時分。晚霞給櫻花鍍上金邊,夜鷺掠過紫藤花架,翅影掃過正在跳交誼舞的人群。梁實秋舊居墻外的老槐樹下,有人支起三腳架等待夜櫻綻放的剎那——當路燈次第亮起,千萬朵櫻花忽然成了半透明的絹燈,整條大道化作浮動的光河,連石板縫里鉆出的薺菜花都成了銀河濺落的星屑。
中山公園的春天從不用宏大的敘事,它把萬物萌發的秘密藏在每個細微處:老茶客杯底沉著的半片櫻瓣,孩童風箏線上纏繞的柳絮,園藝師圍裙口袋里鼓鼓的郁金香種球。當四月的雨挾著海棠花香落下,濕潤的泥土里又有什么在蠢蠢欲動——你看那株百年流蘇樹,細雪般的花穗已爬滿枝頭,正在月光下默寫春天的第五十種修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