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下午,重慶市泰山大道東段發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輛綠色的特斯拉Model Y急速撞向人行安全島,騰空飛起旋轉,又落下砸中幾輛車,其中包括一輛保時捷。
特斯拉頭尾都撞爛,但開車女子從車上下來,似乎沒有受傷。
這一戲劇性的畫面跟前一段時間小米汽車智駕致3死案形成鮮明對比,網友紛紛吐槽,討論新能源汽車的安全性,尤其有部分網友,更上升到國貨的角度即綜合比對技術和安全性能,除去愛國濾鏡,你會選擇國貨還是美貨?
當然這一疑問除了在汽車領域,在手機領域也是常常爭執得不可開交。好像買蘋果就是不愛國,買華為小米就是愛國。
但是在同等的價格下,蘋果手機的系統和性能確實更能打也是不爭的事實,在同等價位的基礎上,刨除掉愛國濾鏡,從單純的消費者角度來說,該如何選擇呢?
拋開愛國情懷,消費者的選擇本質是“用腳投票”的市場行為。國貨與美貨的競爭,實則是全球化分工與技術路線的博弈。無論是選擇特斯拉的極簡安全,還是小米的生態互聯;無論是青睞蘋果的生態閉環,還是華為的技術突圍,消費者應基于實際需求、產品透明度與長期價值理性決策。而行業的進步,最終取決于企業能否以用戶安全為本,摒棄急功近利,讓技術真正服務于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