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7日,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向中國發出“最后通牒”:若24小時內不撤回34%的報復性關稅,美國將于次日對中國商品加征50%的額外關稅。這場被外媒稱為“瘋狂”的博弈,不僅將中美貿易戰推向新高度,更可能徹底重塑全球經濟格局。
特朗普的威脅并非空穴來風。早在今年2月和3月,美國已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征20%的關稅;4月2日,白宮宣布對華追加34%的“對等關稅”,使累計稅率達到54%58。若中國未能即使撤回報復措施,50%的新關稅可能將疊加生效,最終稅率飆升至104%。這意味著,一件成本100美元的中國商品進入美國市場時,僅關稅成本就高達104美元——近乎“斷交式”貿易壁壘。
此次中國對美全面加征34%關稅的反制,打破了以往“精準打擊”的慣例。過去,中方多針對美國農業、能源等關鍵領域,而這次則是“無差別覆蓋”,甚至趕在歐盟等盟友之前率先行動。這種強硬姿態直接沖擊了特朗普的“關稅劇本”,他原本期待各國在威脅下妥協,而非正面硬剛。美國財長貝森特曾放話:“只要不報復,關稅到此為止”,但中國的反擊讓這場“霸權游戲”徹底破功。
不過,特朗普的關稅大棒看似強勢,實則自損八百。美國本土制造業依賴中國供應鏈,加稅將推高生產成本,加劇通脹。4月7日,道瓊斯指數因市場恐慌再度暴跌,白宮試圖用“暫停對其他國家加稅”的傳聞救市,卻被迅速辟謠。
更諷刺的是,美國民眾已開始搶購囤貨,多地爆發反特朗普示威,連加州州長也公開拆臺,呼吁各國繞過聯邦政府與加州單獨談判。
2025年的中國已非2017年時的對手,東盟與歐盟躍居中國前兩大貿易伙伴,美國降至第三。即使對美出口歸零,中國仍能通過轉口貿易、產業鏈調整化解沖擊。正如《人民日報》評論所言:“天塌不下來,手上有招、心中有數。”而特朗普的“斷鏈”威脅,反而可能加速全球供應鏈重塑,削弱美元霸權根基。
中國的一記“重拳”驚醒了觀望的盟友,4月7日,歐盟27國緊急會議商討對美反制,越南、日本等國也在試探性談判中保持強硬。特朗普試圖用“終止中美談判、轉向他國”施壓,但現實是:若全球主要經濟體聯合反制,美國將淪為“關稅孤島”。
這場“24小時博弈”不僅是中美的較量,更是單邊主義與多邊秩序的終極對決。你們認為特朗普的“關稅恐嚇”會迫使中國讓步,還是加速美國霸權崩盤?歡迎在評論區留下觀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