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青海頻道
人民網記者 張莉萍
熱水、微波爐、便民充電站、可用工具箱等設施設備一應俱全,室外的LED電子屏滾動播放著崗位需求信息……這里便是位于青海省西寧市城東區南關街19號的“東城·共富工坊零工e站”。
零工驛站門口,市民正在查看崗位信息。人民網記者 張莉萍攝
來自海東市樂都區的務工人員李有慶走進這里,在工作人員的指引下,完成了就業需求登記,有合適的工作機會工作人員便會打電話通知李有慶。
零工驛站內還設置了政策咨詢、信息發布、洽談對接等功能區域。工作人員一邊接聽電話,一邊記錄用工方所需要的招聘人數、用工時間、薪資待遇等信息。
去年年底,西寧市城東區首家零工驛站建成投用,像李有慶這樣的零工人員,逐漸告別了“馬路市場”。
“這可比在馬路邊等活效率高太多了?!崩钣袘c說道,“以前打零工得靠熟人介紹,現在有了‘零工驛站’,我們可以看到很多招工信息,也可以將自己的信息和務工需求線上登記,第一天登記信息,第二天就有活干,找活省心又放心?!?/p>
零工驛站登記臺賬。人民網記者 張莉萍攝
目前,零工驛站收集的招聘信息工種涵蓋保潔、搬運、家政、電工等十幾個崗位,選項眾多。
“明天下午有一個擦玻璃的活兒,你有沒有時間?”4月5日下午,務工人員李鳳霞接到零工驛站的電話。確認了用工方地址和聯系方式后,李鳳霞下午按時抵達,完成上門服務。
李鳳霞今年52歲,通過社區的宣傳,了解到零工驛站后,便登記了信息。“這個零工驛站設置的很好,讓我們告別了馬路邊攬活,也體現了政府對我們打工人的關心,我們心里熱乎乎的?!碧崞鹆愎んA站,李鳳霞贊不絕口。
同樣獲益的還有家住城中區的居民劉富強。劉富強今年已經60歲了,聽說家門口的“零工驛站”與“藍師傅社區便民服務平臺”捆綁建設,坐在家里線上就能登記個人信息,還能實時看到更新發布崗位信息、靈活用工訂單、求職招聘活動信息等,還能通過微信小程序“一鍵找活”,劉富強便進行了線上登記。
西寧市城中區“零工驛站”與“藍師傅社區便民服務平臺”捆綁建設。人民網記者 張莉萍攝
“這是我注冊的后臺,前幾天我剛完成一單活,現在錢已經到我賬戶了?!闭f話間,劉富強又接到一單,他準備好工具箱前往客戶家中。
截至目前,“藍師傅”線上平臺注冊用戶達3萬人次,累計帶動就業4000余人,服務覆蓋全市家庭1.6萬戶。
就業是民生之本。目前,“便民服務藍師傅”勞務品牌已走出西寧、走出青海,走向全國,平臺全國運營中心在合肥建成,“藍師傅”2.0版本已在全國上線,注冊“藍師傅”7萬余人,廣泛分布在安徽、山東、云南、江蘇等地。
零工驛站內,工作人員正在為求職者進行政策咨詢。人民網記者 張莉萍攝
建設零工驛站,受益的除了求職者,還有用人單位。這兩天,天氣好轉,一家建筑企業計劃招聘5名清潔員、電工等零工,開啟新一年的工程。
“以前我們有緊急用工需求是一件頭疼的事,招工渠道不多,效率低、進度慢。自從有了零工驛站,招人明顯快多了。”該企業的相關負責人說道。
與此同時,為了確保零工驛站規范管理運行,營造良好的就業環境。零工驛站還建立了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服務流程,安排專人負責信息收集、發布和更新,以及用工后對上門服務人員的評價。
零工驛站大數據平臺上實時匯總靈活用工、企業招聘等信息。人民網記者 張莉萍攝
就業,一頭連著民生,一頭連著發展。近年來,青海省人社廳著力改建一批便民利民的“社區型”驛站,全面推進零工市場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截至目前,已建成布局合理、運行穩定的零工市場30個,覆蓋全省主要用工集中區域,日均求職人員2000人次以上,成為穩就業、保民生的重要“蓄水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