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國家能源局等6部門聯合印發《推動熱泵行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發改環資〔2025〕313號,以下簡稱《行動方案》)。《行動方案》明確熱泵推廣應用的主要方向和重點任務,對推動重點領域節能降碳和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具有重要意義。
一、雙碳戰略引領下,我國熱泵行業正處于快速成長期
熱泵是高效的熱量生產轉換裝置,使用熱泵替代燃煤燃氣鍋爐或者電熱爐供熱,將顯著減少化石燃料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二氧化碳排放。近年來,隨著全球綠色轉型進程加快,國際社會對熱泵的關注度越來越高。歐盟把熱泵與光伏、風電、電動汽車并列,作為實現碳中和目標的四大清潔能源關鍵技術之一。美國也將熱泵作為建筑領域脫碳的重要路徑。國際能源署發布《熱泵的未來》研究報告,提出推廣應用低碳電力驅動的熱泵將成為各國實現安全和可持續供暖的關鍵。
在清潔采暖、節能降碳等系列政策引導下,我國熱泵產業快速發展。從市場規模看,據行業協會初步統計,我國空氣源、水源、地源、吸收式等4類主流熱泵機型過去十年總銷售額年均增長率超過16%,2024年總產量約300萬臺,占全球50%以上。從技術水平看,我國熱泵制造企業創新研發力度不斷加強,技術實力持續提升,在各國競相角逐的高溫工業熱泵領域也實現重大突破,率先實現200攝氏度以下高溫蒸汽的穩定供應,并成功應用于釀酒、制藥、化工、金屬加工等行業。
作為新興的綠色低碳產業,我國熱泵行業發展還面臨一些挑戰。如,社會認知程度不夠高,消費者不熟悉熱泵的優勢;初裝成本較高,應用場景不夠廣泛;高溫度、大溫差、寬溫跨等熱泵關鍵技術仍需要突破等。《行動方案》把握熱泵行業發展“窗口機遇期”,進一步加強熱泵政策支持,提升產業發展質量,打造優勢新興產業,為推進我國和全球綠色低碳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二、聚焦重點領域,深入發掘熱泵應用潛力
熱泵未來應用潛力巨大。雖然建筑領域是熱泵應用的最主要場景,占熱泵行業產值的80%以上,但當前熱泵在建筑供暖領域滲透率不足5%,在建筑熱水領域熱泵市場規模不足燃氣熱水器的五分之一。在工業領域,近50%的工業能耗以廢熱形式排放,而工業熱泵剛剛起步,在整個工業用熱場景中占比低于1%,未來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行動方案》明確指出了熱泵重點推廣應用的領域。一是在建筑領域,明確提出支持選用熱泵替代燃煤鍋爐和散煤燃燒,鼓勵熱泵規模化供暖和熱泵熱水器等設備推廣應用,進一步打開了熱泵應用空間。同時,開展建筑采暖和生活熱水設備能效評價方法研究,探索建立統一的建筑采暖和生活熱水設備能效標識體系,這將為不同技術創造更公平的競爭環境,有助于引導市場開發更高能效的技術,也有助于消費者做出合理選擇。二是在工業領域,根據行業的用熱需求、余熱回收可行性、工藝可替代性等,指出了大力推動熱泵推廣應用的幾個重點工業行業,包括石油化工、紡織印染、食品加工、造紙、醫藥、建材等,這為行業應用熱泵提供了明確導向和政策依據。三是農業、交通運輸等其他領域,推動在農副產品烘干、農業溫室大棚,以及交通運輸站點設施、列車、新能源汽車等場景應用熱泵,將有力推動相關領域節能降碳。四是積極開展存量低效熱泵的更新改造。針對既有項目可能存在的設計不合理、運行粗放及設備老化衰減等情況,對投運10年以上的熱泵設備開展全面診斷和綜合評估,積極推進存量低效熱泵設備更新改造。
三、從全生命周期提升我國熱泵行業發展質效
熱泵全生命周期涉及產品設計、制造、運行、回收等多個環節。《行動方案》深挖各環節潛力,提升熱泵全生命周期發展質量效益。
一是在源頭產品設計環節,注重“因地制宜”。熱泵作為一種綠色低碳的供熱技術,在建筑、農業烘干等領域的應用相對較為規范統一,但在工業領域,因不同行業對供熱溫度、蒸汽溫度壓力等的需求不同,需結合應用實際開展專業化設計、一體化定制和場景適配,從源頭構建高效熱泵系統。
二是在中間生產運行環節,注重“質效提升”。一方面,要優化設計制造,提升熱泵產品設備本身的質效,滿足國家規范標準要求,力爭到2030年重點熱泵產品能效水平提升20%以上。另一方面,逐漸減少電輔熱裝置使用,優化熱泵運行調控、提升包括低負荷工況在內的全工況性能,優化輸配系統和末端匹配等,提高系統運行效率。
三是在末端回收利用環節,注重“綠色低碳”。淘汰含氫氯氟烴(HCFCs)制冷劑,限控氫氟碳化物(HFCs)使用,積極推動制冷劑回收再利用和無害化處理。支持資源循環利用企業規范開展廢舊熱泵處置,提高廢舊熱泵回收處理和加工利用能力,進一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熱泵產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跡。
四、充分發揮專業機構作用,促進熱泵行業高質量發展
行業協會作為聯系政府、企業、市場的重要橋梁紐帶,具有行業自律管理、擴大社會認知的重要責任;研究機構是產業創新與技術進步的重要載體。《行動方案》指出,要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研究機構等專業化力量,形成行業高質量發展推動力。
一是開展職業技能培訓。鼓勵行業協會會同研究機構等單位,針對熱泵行業和產業特點及發展需求,組織開展關于熱泵產品研發和系統設計、安裝及運行維護專業技能等方面的培訓,讓從業人員具備熱泵產品及系統設計、應用的知識和能力,從而有效開展熱泵項目開發、方案實踐和運營工作。
二是加強產品宣傳和技術推廣。鼓勵行業協會會同研究機構等單位,通過舉辦研討會、公益講座等,展示熱泵行業高質量發展的社會責任,提升社會各界對熱泵的認知度。通過編制熱泵應用案例、服務指南,發布相關行業報告等,讓公眾了解熱泵行業的價值和貢獻。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活動,吸引不同受眾群體對熱泵的關注,普及熱泵知識。
三是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推動行業協會、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的深度融合,支持熱泵相關領域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基地建設,打通熱泵行業人才培養、技術研發、成果轉化、產業應用路徑,構建產學研用協同創新體系。同時加強先進適用技術研發應用,推動冷熱同源熱泵、跨臨界二氧化碳熱泵、大功率高溫熱泵及其關鍵零部件等研發取得重要突破。
熱泵技術作為供熱領域新質生產力的代表,是推動供熱全面綠色轉型的重要支撐技術,在國內外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市場前景。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多部門印發實施《行動方案》,體現了對熱泵行業的高度重視,為行業發展提供了重要政策指引。行業企業要把握契機,鍛造技術優勢,提升產品品質,切實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全面綠色轉型貢獻力量。 (作者:趙恒誼 中國節能協會熱泵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倪龍 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