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劉曉博
昨夜今晨,發生了很多大事。
中國國新的一則公告,可謂“字少事大”,意味著國家隊護盤方式發生了重要變化,開創了一個新的增量資金流入方式。你甚至可以認為傳說中的“平準基金”,以某種方式兌現了。
先看新華社的報道:
中國國新昨天晚上一共發了兩條“增持”的公告,第一條說:
中國國新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堅定看好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前景,堅決當好長期資本、耐心資本、戰略資本,其旗下國新投資有限公司增持中央企業股票、科技創新類股票及ETF,積極支持關鍵領域科技創新,為維護市場穩定運行貢獻力量。
第二條的全文則是:
中國國新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旗下國新投資有限公司將以股票回購增持專項再貸款方式增持中央企業股票、科技創新類股票及ETF等,首批金額為800億元。
第一條說已經買了;第二條說準備繼續買,而且是采用“股票回購增持專項再貸款”的方式,首批金額為800億元。
后面這一條內容,意義重大。
中國國新是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中央企業,成立于2010年,唯一股東是國務院,實繳資本是165億元,2024年底,公司資產總額達9800億元。它還是國有資本運營公司試點。
“股票回購增持專項再貸款”是去年9月24日,央行、金融管理總局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官宣設立的,那場發布會被認為宏觀政策的轉折點。
當時央行行長表示:股票回購增持專項再貸款首期額度3000億元,未來可視運用情況擴大規模。潘功勝特別指出,如果未來(股票回購增持專項再貸款)首期做得好,可以再來第二期3000億元、甚至第三期。
也就是說,“股票回購增持專項再貸款”是上不封頂的,看實際需要和貸款申請情況。
后來央行等部門公布了政策細節:這種再貸款的年利率為1.75%,期限1年,可視情況展期。
所謂再貸款,是央行給各大金融機構的低息貸款,用于特定目的;金融機構再向申請的企業發放,企業實際拿到的利率會略高于1.75%。
今年1月初,“股票回購增持貸款”政策優化,一是把貸款期限從1年延長至3年;二是提高了融資比例,貸款金額最高可為回購增持實際使用資金的90%(此前為70%);第三是擴大了適用范圍。
根據此前的公告,只有上市公司大股東才能申請“股票回購增持貸款”,而且要先發布增持公告。要求上市公司要符合條件,不能是已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公司,增持的時候要通過集中競價方式買入,要開立單獨專用證券賬戶等。
中國國新此次官宣的增持央企股票方式比較特別,是“增持中央企業股票、科技創新類股票及ETF等”,也就是說,已經超出了傳統意義上的大股東增持,而帶有維護整個大盤穩定的性質。
所以,它開創了一個先例,意味著股民期盼的“平準基金”以另外一個方式“兌現”了!
昨天宣布增持中國股票的,不僅有中國國新,還有中央匯金、中國誠通。中央匯金買的是ETF,中國誠通買的是央企股票+ETF。
買ETF,相當于給市場注入增量資金,讓ETF基金經理來決定買哪些股票,這樣可以規避道德風險和市場風險。畢竟,ETF基金是更專業的投資人。
國家隊在救市的時候買ETF,也是國際慣例。比如日本央行為了力挺股市,就經常直接印鈔購買ETF。
中國尚未走到日本這一步,但通過設立“股票回購增持專項再貸款”,給國家隊提供低息貸款,也能起到這樣的作用,關鍵看后續可以發放多少這樣的“再貸款”。
央行、金融監管總局沒有必要公布這種再貸款額度的“天花板”是多少,可以表示“資金管夠”,更能給市場增加信心。
上證指數再次逼近了3000點,或許今天就會考驗一下。3000點以下,國家隊應該加力護盤,打贏這一場人民幣資產的保衛戰。
昨夜今晨,特朗普又放狠話,威脅繼續對中國加征更高的關稅,這是他一貫的極限施壓的方式。
不過美股已經基本走穩了,納斯達克指數甚至反轉、飄紅了。
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跌了5.12%,其中阿里跌了超過9%,拼多多跌了超過4%,京東跌了超過5%,理想汽車跌了超過6.7%。
但新加坡富時中國A50指數期貨漲了1.64%。
人民幣離岸匯率又貶到了7.34附近,這也跟“老特”的最新威脅有關。
今天的市場,面臨新的考驗。但相信國內政策也將進入全面發力期,會有新利好不斷出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