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位單親媽媽,更是成功的育兒博主。
每天拍攝精致的兒童餐。
但是,沒人知道,鏡頭后的真相。
因每天凌晨4點就得起床備餐,她患了神經衰弱。
為拍攝效果,強迫孩子重復進食到嘔吐。
家里還堆滿未洗餐具和過期食材。
同樣的,遠在大洋彼岸還有一位育兒博主魯比弗蘭克,她有6個孩子,是一位頂流育兒博主。
在咨詢公司擔任心理健康教練。
創建了新的自媒體頻道,專設育兒課程。
是位“育兒專家”。
可沒人知道,她私下竟伙同丈夫虐待子女。
就在2023年底,她12歲的兒子滿身傷痕出逃。
向鄰居求救,索要食物和水。
鄰居看到男孩渾身傷口,身形消瘦,報了警。
不僅如此,他們還經常綁起來毆打孩子,把孩子頭浸入水里,等。
她騙了所有人,并以此謀生,最后被逮捕。
不由想起電影《火柴人》。
火柴人,在美國的俚語中是指,騙術高超的騙子。
他們即使只用一盒火柴,也能把人騙得團團轉。
在外人面前,羅伊是光鮮有錢的成功人士。
實際上,他是個騙子,內心飽受折磨。
還因不認同自己,患上強迫癥。
正如他自己所說,“我用謊言編制的網困住了自己,最終連呼吸都成了罪證?!?/p>
01
不欺心
羅伊自稱為行騙藝術家。
因為他其實不認可自己在做的事,從而患上精神疾病。
每次開門關門,必須得是三下。
地毯上,不能有任何污漬,不能穿鞋踩在地毯上。
柜子里裝滿了各種消毒液。
當他不小心把緩解焦慮的藥掉進下水道后,徹底崩潰。
而他緩解方式也很獨特。
是對整個本就干凈的屋子,再做一次徹底打掃。
后來羅伊實在受不了想自殺。
又怕自己死后會弄臟地毯。
這就是欺心的代價。
紀錄片《和陌生人說話》,有一位原PUA課程學員。
他坦言,“PUA就是騙?!?/p>
通過一些手段技巧,騙財,騙色,騙裸照。
甚至會草菅人命,誘導對方自殺作為自己的戰利品。
開始,他會覺得自己做的事有意思,像打游戲通關。
可真有人因為他要去自殺的時候,他開始怕了。
覺得自己整個分裂開來。
既沒辦法再去愛人,又沒辦法再相信別人的愛。
他幾乎永遠失去了愛的能力。
“欺騙是涂著蜜糖的刀,割傷他人時必然反噬握刀的手?!?/p>
02
能安心
讓自己安心,是最高級的生存智慧。
騙子羅伊,被身邊的人組團忽悠,失去了全部錢財。
其中傷他最深的,是他的“女兒”。
羅伊記得十四年前分手時,女友已經懷孕。
按理說,應該14歲了。
在心理醫生的幫助下,他聯系上女兒。
終于得知,謊言之外才是生活。
有女兒之后,羅伊忙碌起來。
帶女兒去度假,給她做飯、買吃的、陪玩。
擔心女兒晚歸。
把自己銀行賬戶加上女兒名字。
甚至在女兒“殺人”后,羅伊讓女兒逃跑。
自己決定替她頂罪,還安排好她之后的日子。
正是在這個過程里,羅伊重新成為一個真實的,敢把自己的心剖開給世界看的人。
可女兒背叛了他,一切都是騙局。
女孩也根本不是他的女兒。
羅伊一無所有之后,開始重構自己的生活。
他去做了一名地毯銷售。
重新開始,擁有了自己真正的愛人。
真誠是最笨拙的方式,也是自我救贖的必經之路。
重慶有個“愛心面館”。
老板堅持20年對困難群體免費供餐。
他說,“看他們吃飽時的笑容,比賺多少錢都踏實?!?/p>
讓自己踏實,比什么都重要。
正如蘇軾所說:“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p>
03
守本心
自欺,比我們想象的更難察覺。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教授格內齊,在2020年做過一個實驗。
他要求參與者扮演顧問和客戶兩種角色。
設定兩種不同投資方案。
如果客戶選擇指定那一種,顧問就能從中獲得傭金。
第一組實驗中,先告知顧問有傭金。
他們大多選擇推銷能給自己帶來傭金那個方案。
第二組,是等他們真正挑選適合客戶的方案后,才告知傭金的事。
他們反而更堅持自己本來的選擇,很少被傭金左右。
自欺,有助于給我們遇到的潛在利益沖突找到正當的理由。
所以,自欺因此成為一種保護自我道德感的方式,意味著我們可以繼續把自己視為好人。
電影里的羅伊,也不是從一開始就是騙子。
為了賺錢,他只能不斷騙自己,給自己洗腦。美化自己為“行騙藝術家”。
而他必須強迫自己真的相信這點。
正如原著小說所說:騙子第一課是學會騙自己,最后一課是發現騙不過自己。
羅伊的疾病,在被騙得一無所有后徹底好了。
大概是,他覺得自己曾經做過的錯事,也遭到了報應。
扯平了。
于是終于可以翻篇。
最后,一貧如洗的羅伊,在地毯店里做銷售。
遇見了曾經欺騙自己的“女兒”和她男朋友。
女孩很心虛,怕被揭穿和報復。
這樣的話,她的幸福生活就會蕩然無存。
羅伊當然可以揭穿,為自己出口惡氣。
畢竟當時那么愛這個女兒,甚至愿意為她去死。
可羅伊沒有。
他很平和,甚至還灑脫地安慰女孩,“錢是我自愿給的?!?/p>
因為,他現在看事情的角度不同了。
那段時光最珍貴的地方,就是讓羅伊學會了愛。
也正是那時,他的病無藥而愈。
女孩這才感動落淚,重新叫了一聲“爸爸”。
不是放過了欺騙的人,而是放過了自己。
04
宮崎駿的電影里,有個魔法師叫哈爾。
哈爾獻祭了自己的心,跟魔鬼做交易獲得了美貌、財富與能力。
卻把生活過到了絕境當中。
后來,他千辛萬苦才把心放回身體。
哈爾第一句話就說,“感覺身體好重呀?!?/p>
蘇菲告訴他,“心就是有重量的。”
它讓人穩穩落在地上,也有勇氣去開啟新的成長。
正如這部電影最后,羅伊放棄了他的火柴。
他已經不需要謊言,來制造幻象,來為自己編制人設。
終于找到心安理得活著的狀態。
即使平凡、不起眼,卻也真實美好。
心理學里,有個簡單的小方法。
叫作:“空椅子技術”。
定期跟自己對話,問自己:“我此刻的選擇,能否讓十年后的自己坦然微笑?”
如果能,那自然義無反顧。
如果不能,也剛好覺察一下,自己在逃避什么。
記得,“當我們停止用謊言給生活貼金時,真正的光芒才會從裂縫中透出。”
共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