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省林業局正式公布第一批區域植物園和鄉土植物園名單,明確將廣州云溪植物園等26家遷地保護機構納入廣東省植物遷地保護體系。記者了解到,26家遷地保護機構分為8家區域植物園、18家鄉土植物園,包含植物園、樹木園、擴繁和遷地保護研究中心、種質資源圃(庫)等多種類型。
■廣州珠江公園棕櫚與萌生專類植物展示園。通訊員圖
■云溪植物園。通訊員圖
本次納入植物遷地保護體系的區域植物園和鄉土植物園,分屬于林業、農業、城管和教育等不同部門管理,按照功能初步劃分為植物園、樹木園、種質園和示范園4種類型,將致力于推動植物保護研究、可持續利用、人才培養、自然教育和園林園藝等綜合發展。如廣州云溪植物園現建有1座自然教育館、5大專類植物展示園、3條生態休閑步道,有1300余種鄉土、珍稀植物在此茂盛生長,展示了從熱帶到亞熱帶不同氣候類型的植物種類。
為持續強化植物遷地保護體系建設,今年3月,廣東省林業局印發《廣東省區域植物園建設指引(試行)》和《廣東省鄉土植物園建設指引(試行)》,分別對區域植物園、鄉土植物園的功能定位、園區建設及運營管理等方面作出明確規定。其中,區域植物園指承擔區域重點保護、珍稀瀕危、特有植物的遷地保護與科學研究任務,以及重要植物資源的收集、保存、備份、擴繁、回歸、展示、可持續利用等任務而建設的植物遷地保護機構;而鄉土植物園則是以植物資源收集、保護、推廣、展示、科普宣教為主要功能的場所,收集對象包括但不限于鄉土植物,是國家植物園和區域植物園的補充。
據廣東省林業局透露,廣東省現有本土野生高等植物達6658種,約占全國的1/6;截至2023年,全省已建有植物園、樹木園、種質資源庫、保護中心、展示園、示范園、示范基地等多種類型的植物遷地保護機構35個。廣東省林業局明確,到2030年,全省將提升或者新建區域植物園8~15個、鄉土植物園40~70個。
采寫:新快報記者 王彤 通訊員 林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