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車招手下車按鈴,你習慣未?
南沙19條公交線路試行“響應式停靠”服務
近期,廣州公交集團下屬巴士集團番南片區進一步推廣南沙1路等19條線路試運行公交“響應式停靠”的服務措施。這些公交線路不再“站站停”,有需要的乘客按鈴下車。新快報記者近日就搭乘了一輛南沙1路公交體驗“響應式停靠”服務。
廣州南沙部分公交線路實行“響應式停靠”,市民在公交站招手即停,下車按鈴。 新快報記者畢志毅/攝
記者體驗
車頭處有明顯標志 站牌上也有標識
試行“響應式停靠”服務的巴士與普通巴士沒有太大區別,只是在車頭處放了一塊印有“響應式停靠公交 下車請提前按鈴”的牌子,十分顯眼。此外,在公交站牌上這些線路也被貼上了“響應式停靠”的標識。
按照公交公司給的乘車指南,候車時乘客要在站牌確認線路信息,請勿遠離站臺,車輛進站時主動揮手。于是,記者隨機選擇搭乘了一輛試行“響應式停靠”服務的南沙1路公交車。
多數乘客不適應新規 運行效率仍有待提高
記者一上車就發現這輛車與普通公交車的區別,普通公交車會有2個按鈴,而在這輛車上有7個按鈴,紅色的按鈕鑲嵌在橘色的卡座內,十分醒目和方便。
在提示音播放車輛即將靠站時,記者按下了呼叫按鈕,由于力度較輕,鈴聲沒有響。眼看馬上要到站,記者又按了一次按鈕,這次,清脆的鈴聲在車內回蕩,車身最前方一塊屏幕也出現了“stop”的紅色字樣。
在乘車過程中,記者注意到,多數乘客還沒養成主動揮手的習慣。由于乘車和等車的人多,加上新服務剛試行不久,在一些站點,站臺上的乘客沒有揮手,車上的乘客也沒有按鈴,公交仍然到站停車。在有的站點雖無人按鈴,有人等車但未揮手,司機仍然靠站停車,結果無人上車。若有更多市民熟悉新服務的話,今后該措施運行效率可能會更高。
聲音
有市民點贊新服務節約時間:
“有時候整條線路就幾個人,沒必要站站停”
市民對公交公司這項新服務怎么看?記者進行了隨機訪問。
市民利先生常乘坐南沙4路上下班,“響應式停靠”服務幫他節省了10分鐘。“這10分鐘對我挺重要的,就是遲到和不遲到的區別。”利先生說。
“我支持這種停靠方式。我每天從海力花園搭公交到橫瀝地鐵站,然后轉地鐵上班。公交按鈴停靠能幫我節省大概5分鐘。”方先生說,“別小瞧了這5分鐘。我要坐的18號線,間隔10-15分鐘才發一次車,有了這5分鐘,我就不怕遲到了。”
“記得南沙以前就施行過這種響應式公交,后來有一段時間施行站站停,現在再次推廣按鈴下車,我非常贊成。”在南沙生活多年的馬先生告訴新快報記者,他住在金洲附近,平時坐南沙1路上下班。“高峰期人多肯定停。平峰期像下午2點多,有時候整條線路就幾個人,站站停,感覺沒什么必要。”
在這批次19條公交線路試運行“響應式停靠”通知出爐后,許多讀者向新快報留言發表意見。有讀者認為,這種服務不適合大范圍推廣。網友“acryan”認為,公交車作為公共普遍服務,要兼顧各個人群。要考慮到行動不便或者不認識路的人,或者是拿著一堆東西等不方便“響應”的情況。市民利先生也認為,“每個地方要根據當地實際情況,不能一刀切。”
鏈接
番南片區56條公交線路執行“響應式停靠”服務
事實上,這19條線路并非廣州首推“響應式停靠”。根據南沙區交通運輸局統一部署和安排,南沙公交響應式停靠自2023年9月開始試點以來,分批次有序推廣實施,收獲了群眾良好反響,至2025年3月28日,南沙公交基本實現響應式停靠全覆蓋。
記者從廣州公交集團下屬巴士集團獲悉,目前番南片區共56條公交線路執行“響應式停靠”服務,這些線路集中分布于南沙區,覆蓋南沙灣、萬頃沙、蕉門等區域,涵蓋常規公交、支線及夜班線路,服務范圍包括產業園區、居民區、學校及交通樞紐。
為什么要施行響應式停靠?公交方面表示,傳統“逢站必停”模式耗時較長,導致資源浪費。部分線路客流特征潮汐性明顯,通過減少無效停靠,節省市民乘車出行時間。試點響應式停靠后,通過減少非必要停靠,進站停車和開關車門頻次減少,車輛能耗下降,部分線路平均單程運行時間明顯縮短。
此外,根據南沙區交通運輸局統一部署和安排,分批次有序推廣實施。實施線路屬于常規公交接駁線,客流特征潮汐性明顯,通過減少無效停靠,提升運行效率。
采寫:新快報記者 王彤
攝影:新快報記者 畢志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