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鶴壁是因煤而興的資源型城市,加快產業轉型是鶴壁突破發展瓶頸的必由之路。“產業在升級,轉型在突破,工會不能‘被動響應’,要主動融入、有力作為,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工’力量。”面對高精尖產業引領的發展浪潮,這是鶴壁工會上下形成的共識,要串聯起車間到云端、健康管理到技能躍遷的服務鏈條,為廣大職工主力軍作用的發揮提供堅強保障,以產業工人的磅礴力量實現產業升級。
引導職工鑄就共同奮斗之基
春深日暖,晨光熹微。鶴壁市百盈城市投資集團二樓會議室內,結束食堂早餐的職工陸續抵達、有序落座,一場聚焦職工權益保障的專題培訓即將開始。“新修訂的條例,工會維權服務的手段和內容更豐富,工會參與勞動法律監督的力度也更強……”集團工會主席趙學攀在培訓中不時翻看新修訂的《河南省工會條例》,從具體政策條文上解讀廣大職工關心的問題。趙學攀告訴記者,百盈集團作為綜合性企業,在產業升級趨勢下,涉及行業漸趨增多,面臨新局面、新情況,思想政治引領的作用更加凸顯。截至目前,百盈集團工會聯合集團黨委組織工會會員集中學習80余次,開展宣講10余場,采取多種形式,突出常態長效,在對黨的創新理論知識深入淺出講解學習中,凝聚向心力、提升戰斗力。
無論是淇縣人民醫院“書香工程”每周雙日的讀書沙龍,引導醫護人員在品讀中筑牢信仰之基;抑或是天海集團工匠講師開展沉浸式教學,將黨的創新理論融入生產工藝的革新……工會實現了思想引領從“大水漫灌”到“精準滴灌”的轉變,為新時代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注入強勁動能,構筑起萬千職工的思想高地。
此外,鶴壁工會還立足新生代職工群體特征,構建“線上+線下”雙軌并進的教育網絡體系。線下建立勞模宣講常態化機制,線上依托“工會有約”云課堂等新媒體平臺,重點打造《今日學習》《創新案例》等專欄,持續推送涵蓋勞模故事、職業技能微課等多元化內容,形成浸潤式思政教育格局,交出了一份“滿分”的思想引領答卷。
打造技能大軍賦能轉型
在河南垂天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制造工廠生產線上,機械臂與智能設備的規律轟鳴交織成現代工業交響曲。作為智慧合桿領域首家實現生產自動化、設備智能化的高新技術企業,工會通過高質量培訓、全員持證上崗和技能進階,為企業注入源源不斷的創新活力。“工會的培訓體系讓我看到了職業發展的無限可能,也讓我更有信心迎接未來挑戰。”常振作為垂天科技的一名運維工程師,通過參加工會組織的培訓掌握了行業領先的技能,更將所學轉化為提質增效的實際成果,憑借在培訓中的優異表現和后續工作中的突出貢獻,短短一年內晉升為團隊主管。
千錘百煉礪真金,競技場上見真章。在中維化纖股份有限公司開展的職工技能比武大賽上,來自不同部門的技術能手同臺競技,紡絲打包系統優化、氣動裝置創新等成果直接轉化為生產力。“工會為我們提供了舞臺,競技場檢驗了我們的技術,形成了‘比學趕幫超’的氛圍,這種成長是大家擰成一股繩的共同進步。”來自紡絲三廠一線職工關蓉蓉對此深有體會。同時,工會積極打造勞模創新工作室,讓勞模創新工作室成為技術攻堅主戰場。中維化纖在“創新攻關—成果轉化”的閉環中攻克紡絲裝置難題,獲5項發明專利,培養出5名生產線負責人,推動企業從“制造”向“智造”轉型。
天海集團百米“星光大道”常年展示著“技能大師”“首席員工”先進事跡,成為職工每日必經的精神地標;海昌智能技能比武,有一成半的年度技術先進人物來自一線,形成“以賽代訓”的良性循環;河南博奧電子針對不同崗位的需求,開展了極具針對性的專業技能培訓,其“端子自動涂油裝置”成功入選全國“五小”職工創新成果展示……無不彰顯著工會“從管理到服務”的思維躍遷。
“一企一品”品牌建設,培育產改標桿企業10家;開展“師帶徒、匠帶兵”活動,簽訂“師帶徒”協議1160份;大力培育各類工匠人才554名;命名市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10家,1家工作室成功申報為省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深化群眾性創新創造活動,申報全國“五小”創新成果41個。過去一年,鶴壁工會通過系統化推進、精準化施策,在產業工人素質提升、技術創新體系構建等方面實現多項突破。
構筑向“新”服務溫暖力量
3月底,淇縣興達公交醫務室一大早就忙碌起來。駕駛員周金雨完成血壓、心電圖等8項檢查后,現場拿到了體檢報告。“每月一次健康快檢,5分鐘出結果,發現問題工會還會跟蹤回訪。”周金雨的安心感源于工會推動的“健康管理進一線”工程。今年1月20日,隨著淇縣興達公交醫務室正式掛牌,全國公交系統首個嵌入式醫療站點在車輪滾滾中誕生。這項由工會牽頭打造的“健康護航工程”,將專業醫療服務延伸到駕駛員指尖,不僅能預警駕駛員的健康風險,還可通過車載終端遠程指導司乘急救,讓小小車廂成為流動的“生命守護站”。
鶴壁白寺物流園區,陽光灑在“共享職工之家”落地窗上,“工”字標識格外醒目,標準化愛心驛站設施常年為往來勞動者提供暖心服務。沿梯而上,浚縣新業態工會聯合會的多功能辦公區,集法律服務、爭議調解等職能于一體,為園區注入法治溫度。“我們這里大門常開,勞動者遇到問題隨時可以尋求幫助。”浚縣總工會一級主任科員、浚縣新業態工會聯合會主席羅東青指著未設門禁的辦公區介紹。他告訴記者,這個匯聚京東、順豐、極兔等9家頭部物流企業及電商直播機構的園區,已吸納逾1700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針對群體特征,工會創新建立“周二法律專席”機制,簽約律所資深律師每周固定駐點,提供合同審查、爭議調解等精準法律服務。
辦公區公示著工會主席以及工會工作人員電話,工會將服務承諾轉化為具體行動。“讓園區勞動者找到工會的人,對得上工會人的臉,記得住咱們工會人的名,這樣才叫工作到位了。”羅東青指著墻上的服務承諾欄說。目前工會已建立電話直聯制,實現勞動者訴求即時受理,小事當場辦、要事專班跟。
從“坐等上門”到“一線攻堅”,從思想引領到產業護航……鶴壁工會堅實的足跡收獲了豐碩成果。鶴壁工會正以“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干”的作風,蹚出一條新時代工會改革的典型路徑。當工會干部主動將辦公桌設在生產線旁、快遞站點時,便是工會與職工群眾最近的時候,也是工會與經濟發展相融相促最好的注腳,工會工作天地廣闊。
(河南工人日報記者 張瀟予)
來源:中工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