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鎮江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傳來喜訊:根據國家公共信用和地理空間信息中心發布《城市信用監測月報(2025年第1期)》報告顯示,鎮江市1-2月綜合信用指數91.39,全國261個地級市中位列全國第八,首次進入全國前十,創歷史最好水平。
近年來,鎮江市發展改革委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省關于信用體系建設的各項決策部署,加快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全面統籌信用基礎設施建設,持續強化信用信息共享運用,深入開展“信易貸”支持中小微企業融資,以信用之力賦能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提升,為鎮江市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可靠的信用基礎。
一是健全工作推進機制,政務誠信更有力度。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創新“一部門(板塊)一清單”工作推進機制,進一步細化明確部門(板塊)責任分工和目標任務,有力推動信用工作常態化、長效化。以城市信用監測排名為“標尺”,扎實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各項工作。持續推進政府機構失信治理,完善涉黨政機關執行案件立案前督促履行機制,聯合市中院召開涉黨政機關執行案件推進會,督促政府機關主動履行義務,常態化推進政府機構失信事件“動態清零”,連續多年未有出現政府失信被執行人,累計實施立案前督促履行案件16件。
二是筑牢數據治理根基,信息共享更有深度。強化數據質量控制,對各部門報送的數據進行定期審核和抽查,確保數據的完整性、準確性和及時性。會同市數據局、市醫保局、市人社局等30余家部門協同構建涉“信”信息共建共享機制,組織開展公共數據匯聚部署暨“數據直達”工作培訓會,有效打通部門間信息歸集“壁壘”,確保國家規定的信用信息能夠“顆粒歸倉”。目前,全市已累計公共信用信息近5億條;歸集“雙公示”信息318萬條,其中行政許可信息311.3萬條,行政處罰信息6.7萬條。
三是扎實開展信用修復,失信治理更有強度。創新推動企業信用修復“一件事”改革,實現企業信用修復“一套指南,全部門規范”“一次不跑,一站式通辦”。2025年1月至3月,鎮江市通過“信用中國協同工作平臺”共辦理行政處罰信用信息修復申請1081件,其中完成信用修復821件,一次性辦理通過率75.9%,辦件時效性為100%。密切關注高頻失信企業,上門開展信用修復輔導,全市高頻失信企業已實現“動態清零”。依法依規開展信用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有效降低嚴重失信占比,目前,全市嚴重失信企業占比為 0.16%,是全國占比最低的幾個城市之一。鎮江市《開展企業信用修復助力產業強市,重振“誠而不幸”企業發展生機》入選工信部2024年“強化企業服務 提升減負成效”典型案例。
四是聚焦惠企便民成效,信用服務更有溫度。引導金融機構創新信貸產品,助力企業借“信”增“資”。全面推廣信用融資平臺應用,截至目前,引導企業在省綜合金融服務平臺注冊6.7萬家,發布金融產品708個,幫助企業解決融資需求128.83億元。常態化開展政銀企對接。推動項目信息、資金需求、信貸政策等資源高效共享對接,完善“收集、推送、回訪、銷號”閉環式服務流程,每月召開專場對接會,發布金融助企清單。2022年以來,先后舉辦18場政銀企對接活動,發布6批次金融助企清單,為1893家企業提供信貸支持,真正使信用變“真金”。
“城市信用是營商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鎮江城市信用建設不斷取得佳績,既是近年全市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的結果,也將進一步助力產業強市戰略。”鎮江市發改委主任談沁磊表示,下一步,鎮江市將聚焦惠民便企,深入推進信用承諾制,實施“信用+承諾”審批分級創新試點,拓展信用應用場景,形成信用賦能便民利企新成效,進一步提高群眾企業滿意度。(黃鈺之 朱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