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市住房租賃管理條例
(2024年12月25日貴陽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三次會議通過 2025年3月27日貴州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批準)
貴陽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公 告
(2025年第2號)
《貴陽市住房租賃管理條例》經2024年12月25日貴陽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三次會議通過、2025年3月27日貴州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批準,現予公布,自2025年8月1日起施行。
貴陽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2025年4月8日
目 錄
第一章 總 則
第二章 出租與承租
第三章 房地產經紀和租賃經營
第四章 房源租賃信息互聯網發布
第五章 服務與管理
第六章 法律責任
第七章 附 則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住房租賃管理,規范租賃行為,保障人身財產安全,促進住房租賃市場健康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適用于本市行政區域內國有土地上住房的租賃活動及其監督管理。
保障性租賃住房、公共租賃住房的管理等按照國家、省、市的相關規定執行。
第三條 本市住房租賃堅持管理與服務相結合,將住房租賃活動納入基層治理范疇。
第四條 市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住房租賃管理工作的領導,統籌協調住房租賃管理工作,組織建設住房租賃管理服務平臺,整合共享住房租賃管理所需公共服務數據資源。
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建立住房租賃協調推進機制,落實屬地管理責任,推進本行政區域住房租賃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住房租賃管理工作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
第五條 市人民政府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負責住房租賃管理的綜合協調、監督管理、指導督促等工作;縣級人民政府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住房租賃的綜合協調和監督管理工作,指導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開展住房租賃相關管理工作。
公安機關負責租賃住房治安管理工作,開展居住人員信息登記,督促指導租賃當事人和相關單位加強治安防范。
消防救援機構按照職責對租賃住房消防工作實施監督檢查,指導、協助相關單位開展租賃住房消防安全工作。
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負責住房租賃有關市場主體登記,查處無照經營、虛假廣告、價格欺詐等違法行為。
綜合行政執法、應急、自然資源和規劃、財政、網信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住房租賃的相關工作。
第六條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負責轄區內住房租賃的相關管理工作。
村(居)民委員會依法協助做好住房租賃管理相關工作。
第七條 住房租賃相關行業組織應當建立健全住房租賃服務標準、行為規范和自律準則,開展從業人員實名登記、行業服務質量評價和職業培訓,參與調解住房租賃糾紛,建立會員單位及其從業人員誠信檔案。
第二章 出租與承租
第八條 出租住房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符合國家、省和本市建筑、消防、治安、防災、衛生、環保等方面的標準和要求;
(二)具備供水、供電等必要的生活條件;
(三)以原規劃設計的房間為最小出租單位,不得打隔斷改變房屋內部結構;
(四)原規劃設計為客廳、餐廳、廚房、衛生間、陽臺、過廳、過道、儲藏室、車庫、地下室、半地下室等非居住空間,不得單獨出租用于居住;
(五)法律、法規、規章的其他規定。
第九條 按間出租住房的,每間房間人均建筑面積不得低于五平方米,居住人具有法定贍養、撫養、扶養關系和醫療護理等特殊情況的除外。
按間出租住房的,每間房間安裝獨立式感煙火災探測報警器、斷路器(熔斷器)和剩余電流動作保護器(漏電保護器),配備滅火器。
第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住房,不得出租:
(一)屬于違法建筑的;
(二)未經依法批準改變規劃用途的;
(三)經安全鑒定屬于危險房屋的;
(四)法律、法規規定不得出租的其他情形。
第十一條 出租人和承租人應當依法簽訂住房租賃合同。鼓勵租賃當事人使用貴州省住房租賃合同示范文本。
第十二條 出租人應當自租賃合同訂立之日起三十日內,通過住房租賃管理服務平臺或者到住房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辦理住房租賃登記備案。
住房租賃登記備案內容發生變化、續租或者租賃終止的,出租人應當自上述情形發生之日起三十日內辦理變更、延續或者注銷手續。
本條例施行前已出租并仍處于出租狀態的,出租人應當自本條例施行之日起三十日內按照上述規定辦理備案。
第十三條 辦理住房租賃登記備案,應當提供真實、合法、有效的租賃合同、身份證明、住房權屬證明或者住房合法來源資料。
提交材料符合本條例規定的,縣級人民政府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應當自收齊相關材料之日起三個工作日內完成租賃登記備案。
第十四條 出租人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向承租人提供合法有效身份證明、房屋權屬證明或者住房合法來源資料;
(二)向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人或者村(居)民委員會提供承租人聯系方式,告知承租人、實際居住人遵守與租賃住房安全管理相關規定;
(三)發現治安隱患或者涉嫌利用租賃住房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的,立即報告公安機關;
(四)接到涉及租賃住房的投訴后,及時通知承租人、實際居住人處理,或者到場督促承租人、實際居住人處理投訴事宜;涉及重大安全隱患的,立即報告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或者有關部門;
(五)不得向無法提供合法有效身份證明的個人或者未經監護人同意的未成年人出租住房;
(六)法律、法規、規章的其他規定。
第十五條 承租人、實際居住人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向出租人提供合法有效身份證明;
(二)安全使用租賃住房及配套設施設備,發現安全隱患及時處理或者通知出租人處理,重大安全隱患立即報告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或者有關部門;
(三)不得利用出租房屋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發現治安隱患的,立即報告公安機關;
(四)法律、法規、規章的其他規定。
第三章 房地產經紀和租賃經營
第十六條 房地產經紀機構、住房租賃企業應當自領取營業執照之日起三十日內,通過住房租賃管理服務平臺或者到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備案。
備案信息變更的,應當自變更之日起三十日內辦理備案變更。
第十七條 以營利為目的轉租住房十套(間)以上的單位或者個人,應當依法辦理市場主體登記,其名稱和經營范圍應當包含“住房租賃”的字樣;已辦理市場主體登記的,應當依法在其營業執照上注明“住房租賃”,其名稱應當包含“住房租賃”的字樣。
第十八條 房地產經紀機構、住房租賃企業應當在經營場所、網絡服務端如實公示營業執照、備案證明文件、服務內容和標準、收費事項和標準、辦公地址、從業人員信息、投訴受理電話等內容。
第十九條 本市實行房地產經紀機構、住房租賃企業從業人員實名執業制度。
房地產經紀機構、住房租賃企業應當為其從業人員辦理執業信息卡。
從業人員應當持執業信息卡實名執業,并在其提供服務的住房租賃合同或者房地產經紀合同上簽字、注明執業信息卡編號。
執業信息卡的內容和樣式由市人民政府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統一規范。
第二十條 房地產經紀業務應當由房地產經紀機構統一承接,服務報酬由房地產經紀機構統一收取。分支機構應當以設立該分支機構的房地產經紀機構名義承攬業務。
房地產經紀人員不得以個人名義承接房地產經紀業務和收取費用。
第二十一條 房地產經紀機構發布房源信息、推薦房源前,應當核對出租住房的權屬證明或者住房合法來源資料,并實地查看房源。
房地產經紀機構應當為租賃當事人提供貴州省住房租賃合同示范文本;在經紀服務完成后,應當協助出租人及時向住房租賃管理服務平臺提請租賃登記備案。
第二十二條 房地產經紀機構、住房租賃企業發布的房源信息應當真實、合法,并將從業人員執業卡信息在其發布的信息中注明。
對已租賃的房源應當即時撤銷其發布的房源信息。
第二十三條 對住房租賃企業向承租人單次收取租金超過三個月或收取押金超過一個月租金的,實行住房租賃交易資金監管,具體辦法由市人民政府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制定。
第四章 房源租賃信息互聯網發布
第二十四條 房屋所有權人、使用權人通過互聯網信息服務平臺發布房源信息的,互聯網信息服務平臺經營者應當要求其提交真實的身份證明、房源證明材料等,核驗通過后給予發布。
住房租賃企業、房地產經紀機構等在互聯網信息服務平臺上發布房源信息的,互聯網信息服務平臺經營者應當要求其提交機構備案信息、從業人員執業卡信息及真實房源證明材料,并通過住房租賃管理服務平臺進行核驗后給予發布。
第二十五條 互聯網信息平臺經營者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房源信息發布者存在提供虛假材料、發布虛假信息等違法行為的,應當及時采取刪除、屏蔽相關信息等必要措施,并向市人民政府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報告。
第二十六條 互聯網信息服務平臺經營者不得為未備案、或被依法列入經營異常、嚴重違法失信名單的住房租賃企業、房地產經紀機構及其從業人員,以及未取得執業卡的從業人員提供房源租賃信息發布服務。
第二十七條 互聯網信息服務平臺經營者應當定期向市人民政府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報送本平臺發布房源信息相關記錄。
第五章 服務與管理
第二十八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探索配置宿舍型集中式租賃住房,提供多元化的租賃住房。
鼓勵發展規模化、專業化的住房租賃企業,支持個人和單位將住房委托給住房租賃企業長期經營。
第二十九條 市人民政府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應當通過住房租賃信息管理服務平臺提供房源核驗、登記備案等服務,并向住房租賃企業、房地產經紀機構和互聯網信息服務平臺開放數據接口。
市人民政府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應當將房地產經紀機構及其分支機構的名稱、住所、法定代表人(執行合伙人)或者負責人、注冊資本、房地產經紀人員等備案信息向社會公示。
第三十條 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應當會同公安機關、綜合行政執法、市場監管等部門建立健全住房租賃合同備案、人口信息采集、居住登記、市場主體登記等事項的協同辦理和信息互通共享機制,并為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開展住房租賃日常監督管理提供相關信息服務。
第三十一條 市人民政府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應當建立住房租金監測制度,定期公布不同區域、不同類型租賃住房的市場租金水平調查信息。
第三十二條 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公安機關、消防救援機構、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加強對租賃住房結構、治安以及消防、燃氣、電力等設施設備安全狀況的監督檢查,發現安全隱患的,督促住房租賃當事人或者實際居住人立即整改。
住房租賃企業、房地產經紀機構、物業服務人及其工作人員應當配合監督檢查,協助做好住房租賃管理工作。
第三十三條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對租賃住房進行日常巡查,督促未進行房屋租賃登記備案的租賃當事人辦理租賃登記備案;督促房屋租賃當事人及時整改消防、治安等隱患;發現違反房屋租賃、規劃、治安、消防、衛生、環境保護、城市管理等法律、法規規定的行為,及時告知有關行政管理部門。
村(居)民委員會、業主委員會和物業服務人等,發現租賃住房存在安全隱患的,應當及時督促租賃當事人或者實際居住人整改,并立即報告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或者有關部門。
第六章 法律責任
第三十四條 違反本條例第八條、第九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綜合行政執法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五千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款:
(一)不以原規劃設計的房間為最小出租單位,打隔斷改變房屋內部結構;
(二)原規劃設計為客廳、餐廳、廚房、衛生間、陽臺、過廳、過道、儲藏室、車庫、地下室、半地下室等非居住空間,單獨出租用于居住;
(三)每間房間人均建筑面積不符合本條例規定。
第三十五條 違反本條例第十二條第一款、第二款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綜合行政執法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對個人處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對單位處一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
(一)未辦理住房租賃登記備案;
(二)未辦理住房租賃登記備案的變更、延續或者注銷手續。
第三十六條 違反本條例第十六條、第十八條、第十九條第二款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綜合行政執法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一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
(一)未備案;
(二)未辦理備案變更;
(三)未在其經營場所或者網絡服務平臺如實公示備案證明文件、服務內容和標準、收費事項和標準、辦公地址、從業人員信息或者投訴受理電話;
(四)未辦理執業信息卡。
第三十七條 違反本條例第二十條第二款規定,房地產經紀人員以個人名義承接房地產經紀業務和收取費用的,由綜合行政執法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并對房地產經紀人員處以一萬元罰款。
第三十八條 各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有關單位的工作人員在住房租賃管理工作中有玩忽職守、濫用職權或者徇私舞弊行為,尚不構成犯罪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第三十九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的其他行為,法律、法規有處罰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七章 附 則
第四十條 集體土地上依法建造的住房的租賃活動及其監督管理,可以參照本條例規定執行。
第四十一條 本條例自2025年8月1日起施行。
來源:貴陽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