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您快來看看,孩子肚子疼得厲害,還吐血了!”山東大學第二醫院兒童醫學中心接診了一名9歲的小患者華華(化名)。華華腹痛難忍,還吐了血,情況十分危急。
據了解,在發病前,華華吃了很多炒貨,尤其是糖雪球,他一口氣吃了不少。一開始,華華出現肚子疼的癥狀,吐了好幾次,家長只以為他是吃“雜”了,“空一空”就能緩解,沒想到華華卻吐起了血。接診醫生了解到華華吃的零食中包括柿餅和大量山楂,初步判斷極有可能是“植物性胃結石”,急癥收住兒內一科。入院后,消化專業組醫生齊魯、張曉為患兒完善檢查后發現,華華的胃內大量內容物充盈,考慮胃內存在巨大結石。
MDT團隊急癥手術中
結石已經導致胃潰瘍出血,若不及時排出,華華不僅會持續腹痛、胃穿孔,石頭還會越來越硬,碎石困難,導致消化道梗阻。副主任醫師張坤為其啟動危重癥救治綠色通道,與消化內科、麻醉科、兒外科、第一手術部組建MDT團隊,制定了周密的治療方案和應急預案,在家長的同意下進行急癥胃鏡手術。
術中發現華華胃體已被3枚最大達4×6cm(相當于雞蛋大小)的結石完全占據,其中一枚已造成胃黏膜潰瘍并活動性出血。團隊運用經胃鏡碎石術,通過精密器械將結石分層碎解。手術順利,術后華華的癥狀即刻緩解,轉危為安,度過了“舌尖上的生死劫”。該技術憑借“無創口、恢復快、并發癥少”的顯著優勢,成功避免傳統開腹手術風險。術后3天復查上消化道造影提示胃內結石已排空。
胃內造影顯示結石已排空
兒童醫學中心消化專業團隊提醒大家,空腹進食大量柿子、山楂、黑棗等食物均可導致胃結石。被做成“糖雪球”的去皮小山楂因糖分高達18%、鞣酸含量卻超常規山楂3倍,與胃酸結合后生成強力“生物膠”,進而與食物殘渣粘合形成胃石,并可在48小時內形成結石,極易發生胃潰瘍、胃穿孔、梗阻等意外情況。醫生提醒,美味當前,不要貪多,尤其是“糖雪球”,空腹食用5顆以上即達高危攝入量,警惕潛藏的健康殺機。
(大眾新聞記者 黃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