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瑞典,一間醫(yī)院的病房里,52歲的日本女子小島美奈,靜靜地躺在病床上。
她即將開始一段特殊的生命旅程——安樂死。
從清醒到生命終結(jié),整個過程僅僅持續(xù)了四分鐘。
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死亡是恐懼的象征,但對于小島美奈來說,這卻是她期盼已久的時刻。
那么,究竟是什么讓這位日本女子如此決絕地選擇離開這個世界?
1
1966 年,小島美奈出生了。曾經(jīng)的她,是個活力滿滿的職業(yè)女性,在東京一家出版社擔任編輯,過著既充實又獨立的生活。
她熱愛旅行、喜歡閱讀,是朋友們眼中開朗樂觀的存在。然而,2015 年春天,命運跟美奈開了個殘酷的玩笑。那時 49 歲的美奈,開始察覺到身體有些不對勁。
"最開始是端咖啡時手會不受控制地發(fā)抖",她在日記中寫道,"后來連走路都變得不穩(wěn),走著走著就突然失去平衡。"
起初美奈只當是工作太累了,直到有一次,她在編輯部直接摔得頭破血流,同事們實在看不下去,強行把她送去了醫(yī)院。
經(jīng)過一系列復雜又精細的檢查,醫(yī)生給出了一個讓人絕望的診斷結(jié)果:多系統(tǒng)萎縮癥。
這是一種比漸凍癥更殘酷的絕癥,患者的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會逐漸退化,最終連吞咽和呼吸都會變得困難,變成一具活著的“木乃伊”。
病情的惡化速度快得驚人,簡直讓人喘不過氣來。
確診才半年,美奈就不得不辭去她心愛的工作。又過了一年,她連住的公寓也賣掉了,只能搬去和姐姐同住。
到了 2017 年,美奈的生活已經(jīng)完全無法自理,需要全天候有人照顧。
她在博客中痛苦地記錄著:“最可怕的是,我的頭腦異常清醒,我能感覺到肌肉在一點點消失,就像有人在我身體里放了臺碎紙機。"
美奈有兩個姐姐,由紀子和雅子。為了照顧妹妹,她們倆放下了自己原本的生活。看著妹妹日漸消瘦的身體和強忍痛苦的表情,姐妹倆常常在病房外偷偷抹淚。
2018年初,美奈的病情急轉(zhuǎn)直下。她開始頻繁窒息,每一次呼吸都像是在和死神拔河,最后只能依靠呼吸機來維持生命。
在一次嚴重的呼吸困難發(fā)作后,美奈對姐姐們說:"我不想這樣沒有尊嚴地活著,更不想讓你們看到我最后狼狽的樣子。"那一刻,她第一次提出了安樂死的想法。
對于深受傳統(tǒng)生死觀影響的日本人來說,這個決定無疑是大膽而前衛(wèi)的。但看著妹妹日漸痛苦的樣子,由紀子和雅子最終決定尊重她的選擇。
可是,由于日本法律不允許安樂死,美奈開始尋找其他可能性。
2
經(jīng)過多方咨詢,美奈終于了解到,瑞士是少數(shù)幾個為外國人提供合法安樂死的國家。不過,這條路并不好走。
首先需要支付高達1萬瑞士法郎(約合110萬日元)的費用;其次要經(jīng)過嚴格的醫(yī)學和心理評估;最后還要親自前往瑞士完成手續(xù)。
2018年9月,她正式向瑞士的一家安樂死機構(gòu)提交申請。機構(gòu)派專人來日本評估她的病情和心理狀態(tài),前后進行了五次視頻面談。
11月初,美奈收到了批準通知。11月25日,這個特別的日子終于到來。在兩位姐姐的陪伴下,美奈踏上了前往瑞典的旅程。
由于美奈已經(jīng)無法自主呼吸,航空公司特別批準她攜帶便攜式呼吸機登機。整個航程12小時,她必須全程戴著呼吸面罩。
抵達瑞典后,按照當?shù)胤梢?guī)定,美奈必須在當?shù)赝A糁辽?48 小時,進行最后的確認。
這兩天里,姐妹三人住在同一間屋子里,回憶著過去的點點滴滴。她們翻看老照片,聊著童年趣事,時而開懷大笑,時而相擁而泣。
美奈特別要求姐姐們帶她去看了瑞典的雪景,她說想記住這個世界最后的美好。醫(yī)院的心理醫(yī)生每天都會來確認美奈的決定,而她的回答始終沒有變過:“我已經(jīng)準備好了。”
最后一天的清晨,美奈起得特別早。她穿上最喜歡的淡紫色衣服,讓姐姐幫她梳理好頭發(fā),還涂了一點口紅。她說希望留給世界的最后形象是體面而美好的。
在醫(yī)護人員的陪同下,姐妹三人來到了特別準備的房間。這里布置得像一個溫馨的客廳,有柔軟的沙發(fā)、鮮花,甚至還有輕柔的背景音樂,完全不像人們想象中的"死亡之地"。
最后的時刻終于到來了。
3
醫(yī)生再次向美奈解釋了整個流程:首先會給她注射鎮(zhèn)靜劑,讓她進入放松狀態(tài);然后打開讓美奈自己打開輸液開關(guān),藥物會讓她在睡眠中平靜地停止呼吸。
整個過程預計只需要4分鐘,不會有任何痛苦。美奈認真地聽完,然后微笑著簽下了最后的同意書。
隨后,美奈靜靜地躺在床上,兩位姐姐分別握著她的左右手,醫(yī)生將輸液開關(guān)放在美奈手中。
當醫(yī)生詢問她是否準備好時,美奈用盡最后的力氣,說出了她的遺言:“我很幸福,謝謝你們一直以來的照顧。對不起,給你們添麻煩了。”
這句簡單卻飽含深情的話語,讓在場的所有人都紅了眼眶。由紀子和雅子緊緊握著妹妹的手,淚水止不住地流。
之后,美奈打開了輸液的開關(guān),透明的液體緩緩流入她的血管。不到一分鐘,她的呼吸變得平穩(wěn)而緩慢;兩分鐘后,她的面容完全放松,仿佛進入了甜美的夢鄉(xiāng)。
四分鐘時,醫(yī)生輕輕宣布:"她走了。"整個過程安靜得不可思議,沒有掙扎,沒有痛苦,就像她一直希望的那樣——有尊嚴地離開。
遵照美奈的遺愿,她的骨灰被撒在了瑞典的一條寧靜河流中。
由紀子后來回憶說:“看著妹妹的骨灰隨水流遠去,我突然明白了她的選擇。就像這條河最終會匯入大海一樣,她只是換了一種方式繼續(xù)存在。”
結(jié)語
這個故事讓我們不得不思考:當生命只剩下痛苦和尊嚴的喪失時,我們是否應該擁有選擇結(jié)束的權(quán)利?
小島美奈用她最后的四分鐘,向世人展示了什么是真正的勇氣和對生命的尊重。
她的故事沒有對錯,只有對一個靈魂最后選擇的尊重與理解。
在那些反對安樂死的聲音之外,或許我們更應該聽聽像美奈這樣的患者內(nèi)心的聲音:死亡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尊嚴地活著。
對此你怎么看?
信息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