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施壓和威脅都無效,特朗普氣急敗壞,向中國甩出“最后通牒”,如果不照他的意思去做,將“承擔后果”。
4月7日,特朗普發文稱,如果中國在4月8日之前不撤銷對美國加征34%的關稅反制措施,美國將從4月9日起對中國征收額外的50%關稅。此外,他還將“終止所有中方請求與美方會談的對話”。
網上有句話,“凡是美國反對,我們支持就對了”,套用在如今這種情況,十分貼切。特朗普越是歇斯底里,越能證明中方的反制打在了他的命門上。
特朗普對華放狠話的背后折射出他害怕自己將成為眾矢之的。按照美方說法,已有50多個國家尋求與美國進行貿易談判,但據知情人士透露,這些所謂的接觸缺乏真正的談判架構或雙向協作。換句話說,那些尋求與美國談判的國家不一定就能與美國達成協議。一旦談判破裂,不排除它們對美國進行報復。
這種情況想必非常普遍,尤其對于一些小國、美國盟友或與美國關系密切的其他國家,它們忌憚對美國采取報復措施會得罪美國,于是采取“先談后打”的策略。以歐盟為例,一方面計劃與美國就關稅問題進行談判,另一方面準備談判破裂后采取反制措施。為此,歐盟提出了“零關稅”,希望緩解與美國的貿易矛盾,同時也提出了兩輪對美關稅反制計劃。
從這個角度看,特朗普對華放狠話的真實意圖很有可能是借機警告那些準備與美國談判的國家,不要試圖報復美國,與美國達成協議才是“唯一正確”的出路。
坦率地說,特朗普對華發出的威脅更多是虛張聲勢。如果特朗普再對華額外加征50%關稅,那么中美貿易將面臨脫鉤的風險,而脫鉤的代價并不是美國所能承受得起的,至少在短時間內無法這種局面。
從貿易占比看,美國對中國商品的依賴度(占進口總額18.5%)遠高于中國(占出口總額17.2%);從貿易商品結構看,美國從中國進口商品主要以消費品為主,而此類商品受貿易戰沖擊的影響程度往往比較高,而且更為關鍵的是,美國很難找到跟中國相似的其他貿易伙伴。
美股遭“血洗”、全球金融市場受挫已經向特朗普發出明確信號,關稅戰、貿易戰只會加劇全球經濟衰退,而美國也不可能獨善其身。當下,華爾街已經坐立不安,充斥著大量的憤怒、焦慮、沮喪和恐懼。華爾街的精英們無不擔心將重現2008年金融危機,但最讓他們感到害怕的是,中國可能不會再出手幫助美國渡過危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