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省腦科醫院)一名放射科技師,經常遇到患者提出類似這樣的疑問:“我內側疼為什么給我照外側?”“我背部疼為什么讓我仰著做檢查?”“我一邊膝蓋疼為什么還要照對側?”,為什么影像檢查的位置和方式與疼痛部位不一致?醫學影像檢查(如X光、CT、MRI等)可不是簡單的“哪里疼就照哪里”,它是有基本的醫學原則:
一、為什么內側疼痛卻拍攝外側?
1. 投照角度的科學考量
當患者主訴內側疼痛時,我們有時會選擇外側投照,這主要基于以下幾個原因:
(1)穿透性原理 :X線成像的基本原理是通過不同組織對X線的吸收差異形成圖像。內側結構往往被多層組織覆蓋,從外側投照可以減少結構重疊,避免干擾病變組織,這樣一來使得內側組織結構顯示更清晰。
(2)結構重疊問題 :直接正對疼痛部位投照可能導致重要結構重疊,影響診斷。外側投照可以避免骨骼的重疊,使內側結構顯示更清晰。
2. 特殊體位的診斷價值
(1)切線位攝影 :某些病變(如骨贅、撕脫骨折)需要在特定角度才能顯示。外側投照可能是獲取這些特殊切面的必要手段。
(2)應力位攝影 :評估韌帶損傷時,需要在特定方向施加壓力,外側投照可以更好地觀察內側結構的穩定性,比如:雙膝關節及雙足的負重位。
二、為什么背部疼痛卻要仰臥位檢查?
1. 體位與影像質量的關系
背部疼痛患者常疑惑為何要仰臥而非俯臥檢查,這主要考慮:
(1)標準體位要求 :許多脊柱檢查有國際通用的標準體位。仰臥位能保持脊柱處于自然生理曲度,便于與正常參考圖像對比。
(2)設備限制 :CT/MRI設備孔徑有限,仰臥位最易保持穩定,減少運動偽影。俯臥位可能導致呼吸受限,影響圖像質量。
(3)多部位聯合評估 :背部疼痛可能源自內臟問題(如腎臟、胰腺),仰臥位便于同時評估這些結構。
2. 特殊檢查的需求
(1)動態評估 :某些檢查需要患者在仰臥位完成特定動作(如屈伸腿),以評估脊柱動態變化。如:頸椎的過伸過屈位。
(2)對比增強 :增強掃描時仰臥位更利于靜脈通路建立和對比劑均勻分布。
三、為什么一側膝蓋疼痛還要檢查對側?
1. 對照參考的臨床價值
(1)解剖變異鑒別 :人體存在正常變異,拍攝對側有助于區分是先天變異還是病理性改變。
比如:部分膝關節解剖變異是雙側對稱的,單側檢查可能導致誤判。
(2)早期病變發現 :許多退行性疾病(如骨關節炎)是雙側發展的,對側檢查可發現早期改變。
(3)治療前后對比 :如需后續治療,對側影像可作為參考依據。
2. 特殊情況的診斷需要
(1)生長發育評估 :兒童患者需雙側對比評估生長板對稱性,比如:測骨齡檢查。
(2)力學軸線分析 :評估下肢力線時需要雙側對比,如膝關節置換術前規劃。
(3)風濕性疾病 :類風濕關節炎等常雙側受累,比如:痛風。
總之:放射檢查是基于臨床對疾病的復雜性的科學考量,患者在進行檢查時看似不一致的擺位,實則是為了更全面地診斷疾病。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省腦科醫院)放射醫學科 王曼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YT)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