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作片擁有龐大而古老的敘事結構,動作類型的影片幾乎都遵循著007式的類型敘事框架。比如,《007》的開場,往往是出現了一個威脅世界的陰謀,而隨后邦德女郎出現,為邦德前往解決這個問題創造了一種可能。然后經過正邪雙方激烈的斗爭,最后一分鐘營救的場面出現。最終,男女主人公擁吻。不僅僅是《007》系列如此,看似幾乎所有的動作電影,無論好萊塢出品還是中國的傳統武俠片,都是按照這個敘事模式呈現。這種簡單對立的模式一旦塑造出一個成功的英雄,甚至可以安排英雄進行不同旅程的冒險進而進行類型片的項目內循環,也就是續集拍攝。
《007》系列是動作片酷炫全球成功的典范,而中國的“黃飛鴻”系列更是開創了中國武術片實拍的先河。相比較于《笑傲江湖》中實拍小說中虛幻的“獨孤九劍”,“黃飛鴻”系列真實呈現了大量廣東武術的流派形式,拳術有:“蛇形手”“無影腳”“鐵線拳”“虎鶴雙形拳”“螳螂拳”等;兵器有“子母刀”“斷魂槍”“二十八宿棍”“五形棍”“六點半棍”“飛虎鞭”等,這些東方武術的學術名詞配上真實的武功招數和實打實的武器亮相似乎比007的特殊裝備更讓觀眾眼花繚亂。
黃飛鴻確有其人,他是廣東佛山的一位民間武術家、跌打醫生、舞獅高手,兼做過一段時間地方民團的武術教練。因為他醫生、教練的正面形象而給他的傳奇故事增加了無限的“可能性”。于是,后來關于黃飛鴻的故事越編越多,加上電影的連續翻拍和創造,黃飛鴻成為脫離于現實人物的一種群體想象,成為電影世界的中國英雄。
該系列首部作品《黃飛鴻之一:壯志凌云》中,黃飛鴻作為佛山武師,堅信通過練武可以自強救國。然而,隨著故事的發展,他逐漸意識到單憑武術并不足以解決國家面臨的困境。這種個人信念與社會現實的沖突成為該系列電影的一個重要矛盾。影片中,清末時期,洋人在中國土地上橫行霸道,欺壓百姓。黃飛鴻目睹了洋人的種種惡行,這激發了他強烈的民族情感和反抗精神,并對清政府的腐敗無能感到忍無可忍。黃飛鴻與洋人之間的對立,代表了當時中國人與外來侵略勢力之間的尖銳矛盾。雖然他試圖通過自己的力量去改變這種現狀,但往往感到力不從心。
電影“黃飛鴻”系列中,將黃飛鴻放在中國與西方列強沖突、民間與官府的沖突、民間正派勢力與邪派勢力的沖突等多重矛盾沖突的背景下加以表現,是以現代意識形態對傳統題材進行改編的成功范例。而相比較西方只是將冒險當作一項工作,人物性格在全系列都甚少變化的特工007而言,東方武俠系列所表現出的最大不同就是“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精神內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