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吉利控股集團旗下的高端純電品牌,極氪汽車憑借其創新基因與戰略魄力,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迅速成為行業焦點。
從2021年品牌獨立到2023年全球銷量突破10萬輛,極氪僅用兩年時間便完成了傳統車企難以企及的跨越式發展。數據顯示,2024年,極氪汽車實現銷量222123輛,同比增長87.2%。
然而,在智能化、全球化、消費升級的多重浪潮下,這家年輕的品牌既展現出技術先鋒的銳氣,也面臨著傳統車企轉型中的典型困境。
破局之刃:技術壁壘與全球化野望
回望過去,不難發現,極氪的崛起,始于其對技術革命的敏銳洞察與對市場需求的精準捕捉。
一方面,極氪汽車以SEA浩瀚智能進化架構為核心驅動力,構建了覆蓋純電與超級電混的技術矩陣。據了解,該架構采用模塊化設計理念,支持從A級到E級車型的靈活開發,不僅能縮短新車型研發周期,同時可降低制造成本。這一技術突破不僅體現在開發效率的提升上,更在于其前瞻性布局,通過預留激光雷達、高壓快充等硬件接口,為車輛全生命周期的OTA升級提供物理基礎。
以極氪001為例,其雙電機四驅版本可實現3.8秒破百,配合全自動空氣懸架與CCD電磁減震系統,兼顧操控與舒適性。而極氪7X搭載的第二代金磚電池,充電5分鐘即可續航200公里,徹底解決用戶里程焦慮。這種技術儲備,使極氪在30萬元以上豪華市場形成了獨特壁壘。
另一方面,極氪汽車通過精準的市場洞察構建了多層次產品矩陣,覆蓋從高端旗艦到個性小眾的細分領域。具體來看,極氪汽車的主銷車型極氪001以獵裝轎跑造型切入藍海市場,曾在2023年連續6個月蟬聯30萬元以上純電轎車銷量冠軍;極氪009則是以純電MPV身份重塑高端商務出行場景;針對年輕科技新貴推出了緊湊型SUV極氪X。2024年,極氪汽車更是瞄準了家用豪華大五座SUV細分市場,推出了極氪7X。
這種“金字塔式”的產品結構也形成了協同效應:旗艦車型提升品牌勢能,走量車型保證現金流,個性化產品塑造技術形象,最終通過2023年推出的1.5T插混版本,進一步打破純電路線桎梏,覆蓋長途出行等多場景用車需求。
除此之外,極氪汽車的全球化戰略通過全球平臺+區域定制模式實現精準落地。在歐洲市場,針對嚴苛的碳排放法規推出100kWh電池包版本,并開發冬季續航優化模式,使極氪001在挪威零下20℃環境下仍能保持500公里實際續航;在中東地區強化太陽能充電技術應用,車頂光伏板每日可為車輛補充30公里續航里程。
在渠道建設方面,極氪采用“直營+伙伴”混合模式。比如,在柏林、洛杉磯設立用戶體驗中心,通過沉浸式座艙體驗和定制化試駕服務強化高端品牌形象,同時與當地優質經銷商建立戰略合作,借助其渠道網絡快速滲透市場。
共生之困:資源整合與品牌博弈戰
當極氪以獨立品牌沖擊高端市場時,吉利集團內部的資源整合為其打開了新的想象空間。據公開資料,2月14日,極氪、吉利汽車分別發布公告,宣布極氪完成領克收購及注資事項,完成后領克51%權益歸屬極氪,49%權益歸屬吉利汽車,領克成為極氪非全資附屬公司。而極氪與領克的合并,標志著吉利新能源戰略從“單點突破”轉向“集團軍作戰”。這場合并不僅釋放了技術共享與成本優化的紅利,更將極氪推向了更復雜的整合戰場。
一方面,極氪與領克的深度融合創造了獨特的協同價值,通過技術資源共享實現降本增效。雙方共享SEA浩瀚架構和雷神混動技術平臺,使新車型研發成本降低,研發周期壓縮至行業平均水平的60%。在供應鏈層面,聯合采購使動力電池成本下降,智能駕駛芯片采購價降低,這種規模效應在行業價格戰中構建起顯著成本護城河。
另一方面,合并同樣帶來了巨大挑戰,即品牌區隔的重新定義。領克原有的“都市對立美學”定位偏向年輕運動市場,其用戶群體中25-35歲占比較高,而極氪主打“極氪智能進化”的高端科技路線,核心用戶中35萬元以上高凈值人群占比超過40%。2023年領克08 EM-P的定價策略與極氪X形成直接競爭,暴露出產品矩陣的重疊風險。
為此,極氪啟動品牌升級計劃:通過專屬VI系統升級,提升品牌標識的立體感,強化科技屬性;在服務層面推出終身質保、免費充電等高端權益,用戶年均服務成本投入達行業平均水平的2倍。而領克則聚焦“性能平權”概念,通過WTCR賽事營銷和改裝文化節鞏固個性標簽,其舉辦的“領克賽道日”活動吸引超過10萬名年輕用戶參與,形成差異化定位。
突圍者的生存命題
當極氪在技術與組織層面完成初步進化時,外部環境的劇變正將其推向更殘酷的戰場。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從政策驅動轉向市場驅動,技術迭代速度呈指數級增長,消費者需求日益碎片化。在這場沒有終點的馬拉松中,每一個挑戰都可能成為顛覆者手中的籌碼。
一是,盡管極氪汽車在高端市場占據先發優勢,但行業競爭愈發激烈。特斯拉 Model Y 持續降價、比亞迪高端品牌仰望崛起、新勢力如理想、問界加速技術迭代,均對極氪形成包圍之勢。2024年極氪007在20萬級轎車市場遭遇小米SU7的強力阻擊,銷量未達預期,暴露出其在中低端市場的品牌溢價不足。此外,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突破50%后,行業進入存量競爭階段,極氪需在保持價格體系穩定的同時,應對全行業價格戰的沖擊。
二是,全球新能源政策的變化帶來多重挑戰。比如,歐盟電池回收法規的收緊要求企業重構供應鏈管理體系,美國本土化生產限制則迫使極氪重新評估全球化路徑。與此同時,國內政策紅利的消退與技術標準的不統一,進一步加劇了合規難度。極氪通過本地化改款設計和屬地化服務網絡的搭建,在復雜環境中尋找平衡點。
三是,用戶需求的快速裂變推動極氪進行深度變革。年輕消費者對社交屬性和個性化體驗的追求,促使極氪打造沉浸式體驗中心,將產品展示轉化為用戶生活方式的延伸。面對配置組合的指數級增長,極氪通過智能化排產系統提升供應鏈效率,同時以區塊鏈技術強化服務透明度,重新定義用戶信任體系。
如今,新能源汽車革命已進入下半場,極氪汽車的突圍之路恰似一場精妙的平衡術:既要保持技術領先的銳氣,又要應對規模化的陣痛;既要享受協同整合的紅利,又要化解組織變革的阻力;既要抓住市場窗口期的機遇,更要預判未來十年的技術風向。當行業進入“硬科技+軟實力”的雙重競爭時代,極氪能否持續進化,或許就藏在這三個維度的動態平衡之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