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2000年,地級亳州市成立時,地區經濟總量僅為174.56億元;2014年,亳州經濟總量突破千億元;2022年,亳州經濟總量突破2000億元,進入全省前八;2024年,亳州經濟總量邁入全省前七,渦陽、蒙城、利辛三縣均入選全省縣域綜合實力30強,譙城區首次上榜全國百強區名單。
建市25年,亳州何以大踏步前行?近日,記者深入這座古老而又年輕的城市,探尋這個高宅之地飛速發展的“密碼”。
亳州藥企加快傳統飲片向中藥提取、配方顆粒、中成藥制造轉變
科技引領,傳統老產業煥發生機
產業,是經濟發展的根基與命脈。中醫藥產業是亳州的首位度產業,自華佗開辟第一塊藥圃伊始,亳州便與中醫藥結下不解之緣。
近年來,亳州市依托豐富的中藥材資源和完善的產業配套體系,加快傳統飲片向中藥提取、配方顆粒、中成藥制造、中藥生物制藥等轉變,全力推進世界中醫藥之都、皖北承接產業轉移集聚區建設,將現代中醫藥打造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賽道。
近日,記者在亳州市永剛飲片廠有限公司包裝車間內看到,機器轟鳴,履帶飛轉,工人們正熟練地用手機對剛剛從生產線上下線的白芍飲片進行賦碼,然后再入市銷售。公司生產部副經理王衛新介紹,被賦碼后的中藥飲片相當于辦了“身份證”,顧客只需要掃一下碼,這包飲片在哪生產、原料來自哪里,都一目了然。
據了解,亳州市創新建設的中藥飲片信息化追溯系統,通過數字化賦能,實現中藥飲片來源可查、去向可追、質量可控、責任可究,現已覆蓋全省80%、全國10%的飲片生產企業,入選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2024年藥品智慧監管典型案例”,為全省唯一。
目前,亳州市已基本建立從種子種苗組培繁育、種植、加工、科研等全產業鏈體系,已落戶全國知名及醫藥百強企業73家,現有規模以上醫藥制造業企業212家,其中產值超億元126家,銷售超億元大品種7個,中藥配方顆粒上市備案品種超1300個。全球首個華佗中醫藥大模型正加快建設。
2024年,亳州全市現代中醫藥產業規模達2102.6億元、增長11.9%;其中,中藥材種植業產值47.64億元、增長2.4%,規上醫藥制造業產值502億元、增長10.9%,中醫藥流通貿易額1553億元、增長12.5%。
華夏酒城,是亳州的另一張靚麗名片。
在古井集團智能園釀酒車間,從釀造到灌裝,上甑、蒸餾、攤晾、下曲、入窖、裝瓶等環節,機械手臂、大型輸送機、摘酒裝置以及智能傳感器紛紛大顯身手,在“數字化管理系統”的精準調控下,高效協同完成從釀造、灌裝到裝盒、裝箱的每一個生產環節。由于機器全部代替人工,整個作業流程更加標準化,在保證原酒質量的一致性和穩定性基礎上,人均產能提升10倍。“古井貢”品牌價值居全省酒企第1位、中國白酒行業第5位。
文化旅游強市成績斐然,亳州市獲評“中國康養旅游城市”“美麗中國·最佳全域旅游休閑目的地”等榮譽,2024年,全市接待旅游人數3770萬人次、總收入323億元,分別增長6%、10.3%。
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推進有力,亳州全市累計建設省級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27家,安徽銷往滬蘇浙的農產品和加工品,1/5是“亳州牌”。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增至650家,規上農產品加工業產值998.7億元、居全省第1位。糧食總產104億斤、實現“二十一連豐”。
近幾年,亳州市不斷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聚焦中醫藥及大健康、白酒及保健酒、綠色食品和文化旅游四大主導產業,實施制造業技術改造升級工程,加快設備更新、工藝升級、數字賦能、管理創新,推動傳統制造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方向轉型。
利辛縣翰聯色紡工人在智能化生產車間趕制訂單
向新提質,新質生產力多點開花
近年來,亳州市利辛縣進一步理清產業發展思路,因地制宜地制定了針對性的發展策略,以輕紡服飾產業集群為主線,積極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通過政策引導、資金支持和技術創新等多措并舉,使輕紡服飾產業煥發出了新的生機。
日前,在利辛縣翰聯色紡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化生產車間,記者看到工作人員正穿梭于機臺間不停地忙碌著。
“我們可以生產4000多種顏色的紗線,制作時卻不需要染色,不產生任何廢水。”翰聯色紡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主任侯帥介紹,憑借這一“法寶”,公司被工信部評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并被省工信廳納入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培育庫。
在戶外產業鏈中,利辛縣頭部企業伯希和表現尤為突出,其年產值達到了32.07億元,同比增長245.8%。
2024年,利辛縣輕紡服飾產業迎來了歷史性突破,工業總產值首次跨越百億門檻,達到130.7億元,同比增長58.8%,實現了“一塊布”產業從傳統到現代的華麗轉身。
“這臺車是一個全智能無人駕駛機器人,具備換電功能,新能源電池架構……”亳州酷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技術人員苗仁義告訴記者,該產品采用純電動力,續航能力出色,可用于清洗廣場、人行道、非機動車道等城市公共場景,工作效率與12名環衛工人相當,實現了產品從制造到“智造”的飛躍。
目前,該公司生產制造的多個類別自動駕駛環衛車輛已經在市區多個地方上崗“工作”,實現降本增效的同時助推了智慧城市建設。
近年來,亳州市持續壯大新興產業,聚焦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裝備制造、輕紡服飾、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新興產業,不斷加快新舊動能轉換,以“新”促興,推動新興產業聚鏈成群、集群成勢。2024年,全市六大新興產業產值786.9億元,占規上工業比重46.8%。
未來已來,亳州市提前布局未來產業,編制《亳州市未來產業發展實施方案》等,聚焦生命健康、先進材料、低碳能源、空天信息四大重點賽道,以及通用智能、先進裝備制造等前沿領域,梯次布局“4+N”未來產業體系,多方向、多路徑開展技術攻關,培育一批未來產業新增長點。
亳州市譙城區一居民展示“無感互認”的便捷
深化改革,多項新舉措全國推廣
近年來,亳州市用足用好改革“關鍵一招”,勇于開展首創性、差異化改革,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
“沒有進行相關的申報,也沒有提交相應的手續,通過‘免申即享’平臺,將近1000萬元的獎補資金就打進了單位賬戶。”位于亳蕪園區的巴菲巴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說起“免申即享”的便捷,總經理黃琳連聲稱贊。
為深化改革促營商環境持續優化,亳州市先后推出了“免申即享”、稅信通、“無感互認”、分幢辦證、一鍵申報、“高效辦成一件事”、政企面對面解難題機制等一批在全國、全省有影響的創新舉措,受到了企業的廣泛贊譽。
亳州市改革做法已連續7年獲評全國年度改革典型案例;獲評全國“新時代10年地方改革與發展深度融合特別案例”。基層消防安全治理體系、“滿薪滿益”和諧勞動關系品牌建設、為企服務“六找一接”、中藥飲片監管“碼”上溯源等9項改革舉措在全國、全省推廣。“落實有關重大政策措施成效明顯、創造典型經驗做法”獲國務院表彰激勵。
改革浪潮風起云涌,科技創新動能澎湃。
未來,亳州市將牢記囑托,錨定“六一戰略”目標任務,聚力建設“4+6”產業集群,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拼“亳”向上,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亳州篇章再立新功。(記者 韓攀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