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王晶、張春杰、沈飛
4月7日上午,麗水景寧畬族自治縣澄照鄉澄和社區居民藍金鳳緊握社區網格員的手不停稱贊:“上午反映的樓道亂堆放問題,不到兩小時就解決了,現在辦事真高效!”
作為景寧最大的易地搬遷安置社區,澄和社區在承接麗景園民族工業園區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環境衛生治理難、公共服務配套不足等“成長的煩惱”。
對此,這個容納1000多戶居民的“移民新村”,通過創新推行“網格微治”機制,探索出網格化治理、精細化服務、信息化支撐的新型社區治理模式。澄和社區黨委副書記、居監會主任嚴葉萍介紹,社區通過構建“群眾點單—網格接單—社區派單—部門聯動—網格善后”閉環管理機制,已形成“15分鐘響應、2小時處置、24小時辦結”的治理新速度,社區居民只需要通過電話、微信群就可以向網格員反映環境衛生等問題。截至3月底,該機制運行以來累計收到群眾建議108件,清理衛生死角152處,辦結率達100%。
安全隱患排查、矛盾糾紛化解、適老化改造補貼申請……隨著機制的不斷完善,“網格微治”的應用場景還在持續拓展,為居民提供更廣泛的便民服務,讓社區服務跑出“加速度”的同時,也釋放居民參與社區治理的熱情,激活了基層治理的“一池春水”。
近年來,景寧立足山區實際,因地制宜、先行先試,構建農村網格治理新體系,同時優化社區網格工作機制,創新社區網格隊伍管理,凝聚社區網格治理合力,不斷推動社區網格治理向更高水平發展。
“小網格托起大民生。”景寧社會治理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下步將總結推廣澄和社區基層治理經驗,將“網格微治”納入景寧“141”基層治理體系“工具箱”,通過數字賦能、機制創新,持續織密為民服務網絡,讓基層治理既有速度更有溫度,加快打造社區網格治理山區樣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