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8月中旬的一天上午,我欲出門辦事。
推開家門,一股熱浪撲面而來,在秋老虎面前,我放棄了步行之念,準備打車。
巷口停著一輛出租車,我快步向前,對出租車司機說了目的地,司機說他在等乘客。焦急中,一輛出租車駛來,遠遠的,車玻璃上耀眼的紅色讓我興奮,車上無乘客。我招了招手,出租車減速到了跟前,但并沒有停車而是繼續向前駛去,我很不解跟在車子后面追趕,并招手示意停車。司機好像有點猶豫,可能見我窮追不舍,終于在不遠處的前方停了下來。這司機真奇怪,我心中有些不悅。當我坐到副駕駛座位上時,司機沒有馬上啟動油門,問我為什么不乘坐停在道口的那輛出租車。得知那位司機在等客人后,司機解釋說,他看到我在路邊示意打車了,當行駛到道口時,發現有輛出租車在那兒停著,他不能搶這位司機的活兒,便繼續往前行駛了。
“搶他的活兒?我向你招手了,怎么能說搶他的活兒?”我有些不解。
“他在我之前,就在巷口停車,他來得比我早,按順序應該由他拉你,我不應該搶著拉你。今天他等別的客人,是個例外?!?/p>
“你不跑空車了嗎?”
“沒關系呀,總得有個先來后到吧?!?/p>
我心中肅然起敬,對這位司機的誤解煙消云散,好奇地問:“這是哪個部門規定的嗎?”
“不是。我一直這樣要求自己,干什么都要講秩序。”
“師傅,你是位非常自律的人?!甭犃宋业目洫劊緳C平淡地說,其他司機也會這樣做的。
這位司機年齡在六十歲左右,他見我手里拿著資料,說自己讀書少“沒文化”,非常羨慕“有文化”的人。其實,在我心中他就是“有文化”的人。梁曉聲說過“文化是根植于內心的修養,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別人著想的善良”。這位“沒文化”的司機,用他的實際行動詮釋了“文化”的真正內涵,用他的實際行動為“集安最美,因為有你”這張城市名片增添了時代光彩。
這位司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件事距今已有半年之久,但我仍記憶猶新。我常將這件事分享給我的親朋好友,讓他們感受平凡人的真善美。
遺憾的是,匆忙中,我忘記問這位司機的名字了。轉念又想,他是美的化身,是美的使者,“集安出租車司機”這難道不是他的名字嗎?他是文明城市的一面鏡子,更是我的一面鏡子,讓我更加自覺遵守公序良俗。茫茫人海中,如果我的言行,能感動他人,被他人贊許,豈不是很榮幸。
作者簡介:關鳳菊,集安市人,通化市作協會員,農行作協會員。作品以小說和散文為主,散見《通化日報》及各網絡平臺。在農總行舉辦的征文活動中,所寫小說獲得三等獎、優秀獎。
文 案:集安作協 關鳳菊
編 輯:劉奕辰
初 審:王 瑩
復 審:劉翔宇
終 審:劉柏良
監 制:丁 偉
微集安,為集安代言
微信號 : weijian0435
抖音賬號:JASRMTZX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