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冬,我英勇的志愿軍雄赳赳,氣昂昂地跨過鴨綠江,奔赴朝鮮戰場,抗美援朝之戰正式打響,隨后,我軍以運動戰為主,與部分陣地戰、游擊戰相結合的戰術戰略,接連進行了五次無比關鍵的戰略性戰役,大規模的殺傷了以美軍為首的所謂“聯合國軍”的有生力量,一舉將聯合國軍從鴨綠江畔趕回了三八線以南!
然而,抗美援朝我軍的損失也不小,尤其是被后人稱為最后一戰的第五次戰役,由于前四次戰役我志愿軍連戰連捷,接連的勝利令少數將領在籌劃第五次戰役之時,提出要“搞大殲滅、大迂回、大包圍運動戰”,有了要全殲美軍一個師,打一下敵軍士氣的想法。其中,表現最積極的是三兵團司令王近山第一個表態:“打,沒有問題。”
我軍發動進攻之后,敵人采取若即若離的“磁性戰術”,每天徐徐后撤70余華里(我軍每天的最大攻擊范圍),根本不和我軍進行正面交戰,我志愿軍的陣線雖然一直在不斷推進,但是卻沒能大規模的殺傷敵軍,我軍的戰斗計劃無法實現。
此時,三兵團60軍的任務是在楸谷至大龍山地區割裂美、南朝鮮軍之間的聯系,牽制美軍第3軍之陸戰1師和7師不得不東援,戰斗剛剛開始,為加強突擊力量,歸三兵團統一指揮的180師渡過昭陽江、進至洪川江北岸水洞、望月里一線布防,配合友軍。后因我軍運輸工具缺少,糧食彈藥接濟不上,西線美軍已東援,繼續擴大攻勢困難增加,為此,上級決定180師現在位置采取機動防御、節節抗擊,殺傷消耗敵人,掩護各兵團主力轉移至渭川里、朔寧、文惠里、山陽里、場口、元通里之線及以北地區休整。
根據上級的命令,我軍各部開始轉移。但是,第三兵團卻提前命令60軍左翼的第15軍、右翼的12軍轉移,并帶走了179師、181師。第三兵團沒有把180師交還給60軍,命令他率部在加平、北漢江以南方向組織防御,掩護傷員轉運。
這一著棋使180師孤立突前,在北漢江以南三千谷、正屏山地抗擊敵人進攻。隨即180師各營、連基本斷糧。位于其左、右兩翼的部隊都提前遵令北撤,正面出現一個巨大防御缺口。就在這個時候,敵人有3個軍的進攻方向和通道均指向該師防地。正面進攻之敵是戰斗力很強的美軍第7師、美陸戰第1師和南朝鮮第2師,左翼的是美軍第24師和南朝鮮第6師。180師處境非常危險,陷入孤軍作戰的境地。
就在這個時候,敵人利用我軍北移后撤、補給困難,180師一線陣地遭到了敵人炮火的猛烈打擊和瘋狂的反撲,每個連、營都要抵擋三四倍敵人的輪番進攻,師長派人與右翼部隊聯系時,發現右鄰63軍已不告而撤,他遂急報告軍部。軍長電令:“注意派出部隊掩護右翼,并準備將北漢江以南部隊撤到北岸,在春川西北地區繼續組織防御。”
180師孤軍奮戰,敵人以近千輛坦克為先導,在空軍的配合下,快速向側后縱深迂回;美第25師利用我結合部的空隙從右翼插入,迅速從加平渡過北漢江,攻占了濟寧里城隍堂渡口;正面南朝鮮第6師占領了江村里,控制了北漢江南崖渡口;美第7師、陸戰第1師從新巖里沿公路突擊,進占左側后春川,180師雖然遲滯了敵人的進攻,但已完全處于三面受敵、背水作戰險惡境況。
為避免全師被敵合圍,上級命令180師渡過北漢江向北轉移,就在這個時候,師部與團部之間的通信中斷,只能通過人的來回走動來傳令,這樣來回一折騰,本來晚上可以全部渡江的二個團,到達江邊的時候天已大亮,遭到敵炮火對渡河點猛烈襲擊,加之前夜天降大雨江水猛漲,部隊在齊腰深的江水中冒著敵人的炮火艱難前行。強渡中,180師被敵炮火擊中和被激流吞沒的指戰員達600余人,鮮血染紅漢江。
180師渡過北漢江后,迅速構筑陣地,繼續掩護兵團主力北撤,可是防御陣地尚未形成,敵人就從三面猛撲上來,在飛機、火炮的掩護下,步兵向所有陣地猛攻。我軍各陣地的指戰員頑強阻擊5倍以上敵人輪番進攻,我軍傷亡重大,作戰人員只剩半數,糧食,彈藥已經很少。不少連隊堅持到最后一個人,打盡了最后一顆子彈,流盡了最后一滴血。
正在這個時候,180師收到第三兵團領導的急電:“第180師應以兩個團在駕德山一線阻擊敵人為宜,1個團將300名重傷員送到馬坪里兵站,然后占領馬坪里北后大山。”接到此令后師長說,“阻擊敵人是上級給我們下達命令,必須堅決執行。”立即命令:“師直和醫院先行北移,一個團為前衛,另一個團跟進,向馬坪里方向出發,剩下的堅守陣地掩護?!北緛硎O碌年犖榭梢匀砍吠?,又重返陣地。
這樣,180師喪失了最后一次脫險的機會。敵人已經集中絕對優勢兵力,多路向180師撲來,對孤軍突出的180師致命一擊。師長意識到極其危險,感覺到無固守抗敵的兵員和彈藥,向兵團告急:“現我師已完全被敵包圍在芝巖里以南地區,請求救援?!泵罡鞑筷牽刂埔c抗擊敵人的同時,決定分兩路實施突圍。
但是由于通信不暢,師團之間電話中斷,靠通信員徒步傳令,加之駐地分散,連日下雨道路泥濘部隊行動受阻,此時,敵已先占領華川及原川里一線,救援部隊行動受阻,未能實現救援計劃。就這樣,180師分兩路向鷹峰山方向突圍。不幸的是,此時驟雨如注,部隊踏著泥濘,翻山越溝,多次遭到敵炮火密集封鎖。這一夜突圍,全師犧牲、負傷、失散、掉隊人員數千,余部兩次被合圍于鷹峰山東南叢林中。
敵人又將我軍藏身的鷹峰山團團圍住,用炮火從東、南、北三面向180師陣地猛轟,大批敵機也向180師陣地狂轟濫炸,僅剩的一部報話機被敵炮擊中損壞,與軍部聯絡中斷。增援解救180師的計劃遂告失敗,師長鑒于180師陷入敵重圍,且已斷糧數日,彈藥奇缺,建制已亂,援兵無望之時,下令部隊分散突圍。
180師是一支英勇善戰,屢立戰功的部隊,前身是晉冀魯豫野戰軍第8縱隊第24旅,后改稱華北軍區第8縱隊24旅,建國后全軍統一番號,始稱180師,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曾奔襲運城飛機場,伏擊美械裝備248團,殲滅由日軍組建的國軍第10總隊,夜襲劍門關天險的部隊,參加了太原、扶眉、秦嶺及解放成都等戰役。在南征北戰中,180師指戰員們浴血奮戰,用血汗和生命為解放戰爭勝利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績。在抗美援朝戰場上,180師英勇善戰,寫就了英勇的征程。
180師在朝鮮戰場失利,戰后,師長鄭其貴降任三兵團管理處處長(正團),1955年大授銜被授予上校軍銜。第三兵團副司令員(主持工作)王近山授予中將軍銜,后來,因為個人問題被撤銷大軍區副司令員職務,行政降為副軍級(軍銜從中將降為大校);轉地方安排,被安排到河南周口地區西華縣黃泛區農場當副場長。
180師雖然在第五次戰役之中損失巨大,但是仍舊取得了驕人戰果,其功績是永遠值得后人贊頌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