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花語傳情,共育和美街區”活動在楊浦區大學路黨群服務站舉行。活動以鮮花為紐帶,串聯代際對話;以夢想為馬,讓青春接棒。
代際共融
是種“花”更是種“夢想”
當天,86歲的五角場街道“種花爺爺”朱忠德,應邀來到活動現場,生動講述了他帶領居民共同打造“街角花園”的故事。“種花就是種希望”的質樸語言,道出了老百姓對美好生活向往的真諦。
正是受朱爺爺的影響,財經大學法學院“00后”學生初聞昊產生了創業開花店的想法。小初坦言,看到朱爺爺用鮮花點亮轉角、溫暖鄰里,他意識到花藝不僅是美學表達,更是連接人與空間的情感紐帶。法學背景賦予他規范運營的思維,他計劃將花店打造成“街區美育驛站”,不僅售賣鮮花,還開設親子花藝課、老年插花工作坊,用“法律+藝術”雙視角設計文創產品,讓每一次修剪花枝都成為傳遞生活美學的契機,更讓花店成為老百姓共話美好、療愈心靈的公共空間。
“其實我也有一個小夢想。”馮秀芳奶奶一邊修飾花束,一邊輕聲和街區書記訴說。原來,奶奶一直想和國學文創社的老伙伴們一起辦一場中國傳統美學藝術展。尤其是聽到小初的想法后,她也想把“夢”種在大學路。
美美與共
是培“力”更是培“沃土”
“夢想”總是美好的,但過程中的高昂試錯成本,往往讓人“望而卻步”。尤其是像小初一樣的年輕人,他們的創業夢想總會伴隨著艱難坎坷。
為了合力托舉青年創新創業,大學路街區黨支部攜手“80后”蘭咖啡主理人Roy,以站點為平臺,以蘭咖啡為媒介,共建造夢空間,面向公眾接收創新創業靈感。蘭咖啡主營云南咖啡豆,自營業以來,以社群共建為宗旨,以快閃為概念,為在校學生提供學生折扣,并提供良好的社交、自習場地,打造家門口的“國潮咖啡”。
自去年底街區黨支部成立以來,這個造夢空間陸續種下了青年交友、商戶引流、技能培訓等各類微心愿。同時,來自廈門國際銀行、鏈家、錦創游泳館等單位不斷“同頻共振”,將養分注入街區,持續助力從“單向輸出”到“雙向奔赴”的造夢計劃。從一個人到一群人,街區的生命力在于每個人的參與。
一束鮮花承載生活熱愛
一次對話凝聚造夢智慧
“花語傳情”播下希望的種子
將在大學路街區上綻放更多
共治共享的“夢想之花”
文字丨成佳佳
圖片丨成佳佳
編輯丨吳百欣
特別聲明:本文經上觀新聞客戶端的“上觀號”入駐單位授權發布,僅代表該入駐單位觀點,“上觀新聞”僅為信息發布平臺,如您認為發布內容侵犯您的相關權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