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氣溫逐漸回暖
許多人會外出踏青游玩
如果在游玩過程中
遇到蛇了該怎么辦?
“今年蛇醒得特別早!”寧波市中醫院蛇傷中心胡致愷醫師透露,該中心3月初就接診了今年首例蛇咬傷患者,其中的原因可能和今年2月下旬至3月初寧波地區的“火箭式”升溫有關。他建議市民出行務必做好防護,謹記“長衣長褲開路棍”七字訣。
“異常氣候可能導致‘雙重危險’:一方面,提前蘇醒的蛇類需要更多食物補充能量,攻擊性顯著增強;另一方面,市民的防蛇意識還未及時‘蘇醒’,近期已發生數例因穿著單薄被咬的案例。”胡致愷說。作為寧波市唯一的蛇(蟲)傷救治中心,寧波市中醫院已啟動蛇傷救治應急預案,抗蛇毒血清儲備充足。
但預防勝于救治
大家在外出過程中
一定要提高警惕
具體怎么防?
胡致愷給出3招↓
1
盡量不要裸露皮膚
在進行野外活動時,為了保護自己不受外界環境的傷害,建議穿戴適當的防護裝備。這包括戴上帽子,穿上長袖衣服和長褲,以及選擇高幫鞋子,確保全身得到充分的覆蓋。此外,將褲腳綁緊,可以有效防止小蟲子等生物鉆入衣物內,從而盡量避免皮膚裸露在外,減少受到傷害或感染的風險。
2
備點藥
在戶外活動時,安全總是第一位的。因此,建議隨身攜帶一些必備的藥物,特別是那些能夠驅趕蛇類的藥物,以防不測。同時,準備一些消毒用品和紗布繃帶也是非常重要的,這些物品可以在遇到小的擦傷或割傷時,提供及時的處理,幫助預防感染,確保傷口能夠得到妥善的照顧。
3
帶好工具
掃墓時應盡量選擇開闊路徑,盡量避免走入草叢深處。如果非要穿過草叢,可以拿一根小木棍,采用“打草驚蛇”的辦法,邊打邊通過,夜間出行攜帶手電筒。
胡致愷提醒
不幸被蛇咬傷
這幾件事一定要記牢!
別亂動:被蛇咬了之后,盡量保持冷靜,切忌慌張奔跑,以免加速血液循環,加快毒素擴散;
固定綁扎:用繃帶(最好是彈力繃帶)在患肢進行綁扎,減緩蛇毒的擴散。同時用夾板或樹枝對傷肢進行固定;
沖洗:反復用清水沖洗傷口,以減少傷口殘留的蛇毒;
認蛇:盡量記住蛇的外形特征,或用手機拍下毒蛇照片,以便醫生判斷致傷蛇種,精準用藥。如果蛇沒看清或者來不及拍照,也無須過于擔心,專科醫生可以醫生通過局部和全身的癥狀,或者通過將咬傷部位的滲液使用試紙進行檢測,從而辨認出咬傷的蛇的品種;
快速送醫:可以打120,或者用交通工具運送,如果沒有交通工具,最好由人背著,快速送醫治療。
寧波地區毒蛇分布有規律
據了解,寧波地區常見的毒蛇主要有蝮蛇、眼鏡蛇和五步蛇。這些毒蛇的分布呈現出一定的地域特點。
在慈溪、鄞州姜山、海曙集士港等地,蝮蛇是較為常見的毒蛇。蝮蛇具有毒性較強、攻擊性較高的特點,它們通常棲息在平原、丘陵、山區,棲息在石堆、草叢、水溝、灌木叢及田野中。
在北侖、舟山等沿海地區,眼鏡蛇則較為多見。眼鏡蛇體型較大,毒性極強,咬傷后可能導致嚴重的生命危險。它們通常棲息在叢林、灌木叢和田野等地。
在寧海、象山、余姚等山區,則以五步蛇最為常見。五步蛇毒性強烈,且攻擊速度快,它們喜歡隱藏在山區密林、竹林和草叢中。
而在寧波市區及其周邊地區,雖然毒蛇相對較少見,但人們仍需保持警惕。例如,有些蝮蛇可能會因覓食或逃避天敵而誤入城市公園或居民小區。
根據近幾年寧波地區蛇傷數據繪制的高危區域:
紅色警報區:寧海茶山、象山茅洋鄉等山地墓群。
橙色預警區:東錢湖周邊、余姚四明山部分區域。
黃色注意區:市區周邊如鄞州橫溪等丘陵地帶。
閱讀更多:
來源:寧波晚報
一審:陳雨露
二審:方子龍
三審:趙菊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