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給項目交了8.5萬風險抵押金 網絡圖
已經辭職三年了,可2022年給項目交的風險抵押金8.5萬元還沒退還,又逢孩子燒傷急需治病,這讓劉先生的處境雪上加霜。
口頭說分紅4次
至今沒拿到一分錢
4月7日,劉先生反映說,他2020年8月入職陜西建工第一建設集團七公司,在位于灃東的西安國際足球中心項目做材料員。當年12月底,項目開了個會,倡議大家交“風險抵押金”,說可以在項目封頂等節點分紅4次,但直到辭職,再到現在,一分錢分紅沒見,本金也要不回來。
“當時確實是自愿的,金額自己定,有的人多,有的人少?!眲⑾壬嬖V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自己工資不高,有些猶豫,有的老同事說以前有項目交的錢最后翻了一倍,所以也心動了。交錢就開了個收款收據,也沒有什么協議之類的書面約定。
去年夏天,劉先生6歲的孩子不慎燙傷腳部,在西京醫院做了手術,后期還需要治療,花費很高。于是,劉先生多次向原公司求助,說明孩子的情況,希望拿回本金即可,但找了一次又一次,從項目到公司,被推來推去,至今無果。
“項目應該干完了,但公司說還沒核算完,我現在要給孩子看病,就這幾萬元,我就要本金就行了,公司能不能有點人情味?”劉先生十分焦急,他說其他離職的同事也沒拿到錢。今年1月,他向碑林區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已經受理。
劉先生2020年8月入職陜西建工第一建設集團七公司 網絡圖
項目負責人稱是“福利”
待核算結束才能給錢
記者在劉先生提供的材料上看到,收款收據名為陜西建工第一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摘由“項目風險抵押金”。其銀行流水中顯示,2020年12月28日,西安國際足球中心項目劉某向陜西建工第一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轉賬8.5萬元。
針對此事,記者聯系到陜西建工第一建設集團七公司一位負責人,其表示這個錢是要核算后發獎勵的,現在項目沒結束,隨后表示自己在開會,讓記者向項目上了解情況。
劉先生之前所在項目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了解劉先生家的情況,孩子的病歷也發來了,自己也向公司進行了反映,但公司有政策,需要項目完成結算后才能給錢,大家的錢都沒給。最后要根據項目的績效狀況來核定錢數,可能有分紅,也可能還要扣本金,因此還要等等,估計上半年應該能解決。
對于所謂的風險抵押金,該負責人解釋說,這個實質上不是風險抵押,可以說是“福利”,也是自愿的,交錢之后大家在項目工作就更有責任感,是一種鼓勵方式。
律師提醒
“風險抵押金”背后或隱藏建筑行業普遍存在的亂象
陜西恒達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知名公益律師趙良善認為,“風險抵押金”一詞,乍一看沒有問題,它似乎是一種保障措施,旨在確保工程質量。但深入剖析后不難發現,這一操作本質上掩蓋了更為嚴重的行業亂象——建筑行業長期存在的不透明收費和對勞動者的不公對待。
趙良善強調,劉先生與施工單位建立的是勞動關系,《勞動法》第9條規定,用人單位不得以任何形式扣押勞動者的證件或要求提供擔保,住建部《工程建設領域農民工工資保證金規定》明確禁止以“保證金”“入股金”等名義變相收取費用。據此得出,施工單位不得收取風險抵押金。
向勞動者收取風險抵押金違反勞動合同法
趙良善呼吁,透視此事件,可以想見“風險抵押金”的背后可能隱藏著建筑行業普遍存在的亂象,導致基層工人的經濟損失和法律困境,監管和執法的缺失則助長了這一現象的蔓延。如何加強法律的執行力,如何提升勞動者的法律意識,如何讓建筑行業變得更加透明和公正,已成為亟待解決的社會課題。
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 李琳 D21?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