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企業是青島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關鍵力量。
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智騰微電子、華芯晶電、天仁微納等企業發力集成電路設計、制造、材料、設備等重點環節;
在人工智能領域,創新奇智、以薩技術、文達通、羅博科技等企業第一時間擁抱DeepSeek,提升自有行業大模型能力;
在低空經濟領域,蔚藍空間、萬豐飛機、云世紀等企業拓展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通航飛機、低空飛行服務等細分賽道……
民營企業積極布局新產業、新賽道的背后,是青島持續加密政策支持、加大服務力度,以“組合拳”不斷優化民營經濟創新生態。近一個月來,青島發布《青島市瞪羚、獨角獸企業培育三年行動計劃(2025-2027)》等系列政策,舉辦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融鏈固鏈建鏈常態化對接會、專精特新優質中小企業投資并購與全球化戰略對接會等活動。
一項項部署形成合力,讓更多青島民營企業敢于創新、愿意創新,在更加廣闊的舞臺上大顯身手。
01
強化梯度培育
青島200多萬市場主體中,有78.2萬戶為民營企業,它們絕大部分都是中小企業。
“小”既意味著靈活和潛力,也意味著需要政策的“精準滴灌”。只有讓更多中小企業破繭成蝶,民營經濟才能真正實現由大而強。
多年來,青島建立了兩條梯度培育賽道:一條是從創新型中小企業到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再到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另一條是從雛鷹企業到瞪羚企業,再到隱形獨角獸企業和獨角獸企業。兩條賽道最終指向的都是培育主業突出、綜合實力強、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領軍企業。
今年,青島更將培優育強作為推動民營經濟發展的首要任務,提出建立優質中小企業“種子庫”,做大專精特新企業“蓄水池”。相應的目標更為明確——年內要培育創新型中小企業1800家以上、專精特新中小企業500家左右、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0家、民營領軍標桿企業150家、雛鷹企業150家、瞪羚企業80家、隱形獨角獸企業12家、獨角獸企業1家。
華芯晶電
一批拔節生長的民營企業不斷涌現,成為青島產業躍遷升級的有力支撐——
在高端裝備制造領域持續深耕的豐光精密,加大諧波減速器、半導體設備零部件等高附加值產品的研發投入,已具備人形機器人領域03-32型全系列諧波減速器的量產能力;
致力于功率半導體設計的佳恩半導體,在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等方面打破國外壟斷,成為低功率領域市場占有率位居前列的國產品牌;
橫跨化工新材料和大健康兩大產業領域的國恩股份,不斷釋放資本聚合及資源整合能力,切入新能源汽車輕量化材料等新市場。
02
構建創新生態
良好創新生態是激發民營企業向“新”的關鍵。
“硬科技”民營企業具有高度的市場敏感性,在科技創新中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但同時也面臨著研發投入大、回報周期長、市場不確定性較高等難題。
青島基于不同成長階段民營企業的現實需求,集聚政策、資本、人才、技術、市場等要素資源,開展投融資對接、項目路演、“雙招雙引”、產業推介等系列服務,打造有利于民營企業創新的生態環境。也讓青島的民營企業更有信心大展拳腳。
海卓動力(青島)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短短5年時間,就圍繞電解水制氫和燃料電池兩大板塊,構建燃料電池動力系統、燃料電池固定式發電、電解水制氫裝備三大產品系列。
在日前舉辦的青島市專精特新優質中小企業投資并購與全球化戰略對接會上,海卓動力發布了A輪融資計劃,擬募資3億元,用于基地和產線建設、研發投入及補充流動資金,并提出未來3年內進行IPO申報。
青島市專精特新優質中小企業投資并購與全球化戰略對接會
同樣準備大展拳腳的還有青島瑞德克智能機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這家致力于拓展人工智能編程教育市場的高新技術企業正式啟動A輪融資,擬募集2000萬元用于智能軟件、課程開發及市場投入。
除了在本地舉辦系列對接會外,青島還主動對接全國產業資源。近期,市民營經濟局將組織一批優秀民營企業赴上海開展對標提升活動,幫助企業突破地理邊界,在產融協同創新、科技成果轉化、投資并購等領域實現“青島需求”與“上海資源”精準匹配。
03
助力穩健“出?!?/strong>
民營企業是穩外貿的主力軍。2024年數據顯示,青島民營企業進出口占全市進出口總值的69.3%,連續13年保持全市第一大外貿主體地位。
在全球化浪潮下,“出?!背蔀榍鄭u民營企業拓展市場覆蓋面、增強國際競爭力的新選擇。
青民數科(青島)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擬赴境外上市,海程邦達供應鏈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收購加拿大空運貨代公司,青島海容商用冷鏈股份有限公司首個海外生產基地建設項目落地印度尼西亞……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青島民營企業布局海外業務,其出海路徑既包括境外上市、海外并購,也包含傳統的產能轉移與資源整合,還涌現出跨境電商、海外倉等新模式,隨著這些企業的“藤蔓”不斷延伸,形成了一幅立體多維的全球化圖景。
以薩技術
針對民營企業“出?!蓖袋c,青島提供專業化指導和服務,助力企業精準布局、規避風險。其中,中信銀行青島分行推出“科技金融+綠色金融”雙輪驅動方案,彥德國際顧問有限公司就海外并購實操路徑開展專項指導。
“整合能力是中國企業提升國際競爭力的核心。企業在‘出海’前期要深度盡調,評估文化兼容性與團隊穩定性,實施漸進式整合,保留原管理層過渡,避免‘休克療法’,同時重視本土化團隊建設,雇傭熟悉東道國市場的專業人才,減少文化摩擦,還要建立風險對沖機制,針對資源、匯率等波動制訂預案。”彥德國際負責人表示。
青島今年將按照“10+1”創新型產業體系工作部署,通過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路演中心、“青帆遠揚”出海服務行動、“銀企茶座”、瞪羚和獨角獸企業大會等活動,實現投資資源與產業精準對接,為民營企業穩健“出?!弊⑷搿皬妱恿Α薄?/p>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