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妯娌間的“拉鋸戰”畫上句號
本報訊(記者蔣杰 通訊員劉思格 張文婕)在一場因遺產分配引發的妯娌糾紛中,雙方從口角升級為持械互毆,最終導致一人輕傷,家庭關系也降至冰點。案發后,檢察機關通過耐心釋法說理、多方聯動調解,促成雙方達成和解,長達六年的遺產糾紛終于畫上了句號。
2023年10月,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東錢湖鎮殷灣村一處民宅前,年過七旬的張某與茅某因祖宅繼承問題再次爆發激烈爭吵。雙方從互相謾罵升級為肢體沖突,張某抄起竹棍和鋼筋棍擊打茅某腿部,致其骨折,經鑒定構成輕傷二級。2024年7月,張某被公安機關以涉嫌故意傷害罪移送至鄞州區檢察院審查起訴。
該院檢察官審查后發現,兩家糾紛由來已久——張某和茅某的丈夫是兄弟,涉案房屋是張某公婆的遺產,六年前分配遺產時歸張某一家所有,茅某夫婦對此不滿,多次上門爭執。這次沖突中,雙方均有受傷,但矛盾焦點仍是遺產歸屬。若簡單“一訴了之”,不僅難以修復親屬關系,還可能激化矛盾。
“一開始,雙方態度都很強硬。”承辦檢察官告訴記者,茅某因自己傷情較重拒絕調解,張某則認為是“對方先動手”,拒不認錯,案件一度陷入僵局。
為打破僵局,鄞州區檢察院東錢湖檢察室聯合東錢湖派出所、殷灣村村委會及駐所人民調解員,組成專項調解工作組。人民調解員介入后,一方面向張某釋明故意傷害罪的量刑標準,強調積極賠償、認罪認罰的法律后果;另一方面多次走訪茅某,傾聽訴求,告知其調解對家庭關系修復的意義。
但調解過程仍波折重重。因治療費用較高,茅某提出高額賠償,但張某家庭經濟條件困難,無力承擔賠償;兩家子女因長輩受傷互生嫌隙,揚言“法庭見”。面對阻力,檢察官沒有放棄,邀請殷灣村黨支部書記參與調解,為雙方厘清賠償標準。經過不懈努力,雙方態度逐漸軟化。
今年1月,在人民調解員的主持下,雙方簽署《人民調解協議》:張某和茅某互相賠償醫療費等費用,茅某也出具了刑事諒解書,請求對張某從輕處理。協議簽署當日,雙方當場支付了各項費用。
基于張某存在自首、認罪認罰、積極賠償并取得諒解等情節,鄞州區檢察院依法對其作出相對不起訴處理。聽完處理結果后,張某哽咽地說:“我一時沖動傷害了親人,感謝檢察院給我們機會重修舊好。”(蔣杰 劉思格 張文婕)
來源:檢察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