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1月,在新中國成立一個月后,解放軍加速對大西南地區的攻勢。此時的蔣介石雖說已經逃亡臺灣地區,但覬覦大陸的賊心依舊不死。他把希望放在胡宗南和宋希濂兩人身上,希望他們強強聯合抵擋我軍的攻擊,并為將來反攻大陸提供落腳處。
不過理想是美好的,現實卻是殘酷的。在十萬大軍橫渡長江后,我軍兵鋒所指處皆是不可阻擋,就連宋希濂麾下的六個軍都被我軍打的丟盔棄甲。伴隨著主力被殲, 剩下的殘兵敗將只能四散而逃,宋希濂自知大勢已去只能帶著一萬人的散兵游勇逃亡南川地區。
半路上,宋希濂從情報中得知,駐守宜賓的72軍起義。這下宋希濂心里的防線徹底崩塌,他叫來手下的軍官宣布各回各家后,又開始了逃亡之路。作為敗軍之將,宋希濂一路上如同喪家之犬一樣惶惶不可終日,本想想去西昌再去滇緬,結果貴州逃亡之路被截斷,宋希濂只能眼看自己一萬人的部隊變成一千人,直至成為孤軍奮戰。
萬般無奈下,宋希濂率領部隊沿著金口河的方向逃竄,卻沒想到被我軍149團的一個連隊發現了。宋希濂這一千多號人也被我軍攔了下來,他們都被堵在一處狹窄的山溝里。此時的他叫天天不靈叫地地不應,外無援軍內無突圍能力,難道堂堂的鷹犬將軍就要落得這般下場了嗎?
宋希濂想到自己從北伐以來無往不利,如今卻落得這個下場,本想給自己一槍免受當俘虜的羞辱,不想被警衛排排長袁定候給攔住了。等他在想著淺灰配槍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解放軍的部隊已經控制了這里,所有人只能乖乖舉手投降。
由于宋希濂早就想著奪路而逃,在意識到大勢已去后,穿著普通士兵的軍裝,以便被俘虜后也能隱藏自己的身份。但沒想到由于俘虜太多了,宋希濂趁著看守士兵一個不注意帶著幾個親信跑到山里。
不過也是宋希濂命中有這一劫難,兩個路過的解放軍戰士無意間發現了躲藏起來的他,接著將他們這些人編入大渡河被俘的兩千余士兵中。很快在日落之前,146團的政委趕往現場指示,要是愿意留在我軍的歡迎,不愿意留下的放下槍回家也行。
但在這些人當中,身份特殊的宋希濂卻不在獲釋名單中,政委讓周圍人指認他以便戴罪立功。半天過去也沒人站出來檢舉宋希濂,這讓他提起的心又放了下來。本以為就此躲過這一劫,誰知一位解放軍的干部從不遠處過來后,掃了一眼俘虜,不一會兒宋希濂就被單獨叫了出去。
此時的宋希濂一臉冷汗,而結果也不出他所料,這名干部曾在宋希濂身邊潛伏,這次從外地剛巧趕回來一眼就認出了他,這才讓逃過一劫的宋希濂再次希望破滅。
就這樣宋希濂剛來到營部,就看到一名戰士朝他敬禮。原來這人名叫王尚述,當年在宋希濂身邊潛伏的時候這人暴露了自己的身份,是宋希濂保住了他,如今角色置換他卻把宋希濂給供了出來,這讓宋希濂沮喪之余不免有些憤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