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陶春燕 通訊員 付延濤
他是破案攻堅能手,能在分秒必爭中抓出真兇;他是救助服務先鋒,發光發熱與群眾心連心;他是矛盾調解專家,沒有他化不開的冷硬“堅冰”。
在深化“平安聊城”建設進程中,基層警務工作者是社會治理的“末梢神經”,市公安局東昌府分局古樓派出所五級輔警黃朋朋正是這樣一位“神經末梢”上的尖兵。20年協助處理警情3200余起,排查矛盾糾紛1100余起,處置案件近600起,抓獲各類違法犯罪嫌疑人200余人,執行各類重大安保執勤任務100余次......從年少入警至今,黃朋朋始終用“工匠精神”雕琢平安,以日復一日的堅守詮釋了“藏藍不分深淺,忠誠沒有編外”的深刻內涵。
大霧之中驅車千公里
與“快遞”賽跑抓捕嫌犯
2024年11月,有群眾前來報警稱,一小區多家地下室被撬,里面的財物被洗劫一空,經過對大量監控抽絲剝繭,黃朋朋發現四名嫌疑人凌晨將被盜財物以快遞方式發往內蒙古,而后逃之夭夭。
當日大霧彌漫遮掩視線,但違法犯罪決不能就此遁形,黃朋朋和同事們驅車12小時奔襲1000公里,抵達內蒙古時彌天大霧讓他們幾乎看不見前方的帶路車輛。
但破案條件越是惡劣,破案速度越要加快,黃朋朋和同事們克服了種種困難,終于在快遞贓物簽收之前將該批被盜財物扣押封存,隨后又將嫌疑人一舉抓獲,還帶破了另一起近10萬元的盜竊案。
與違法犯罪分子交手,危險總是存在。2023年10月份,黃朋朋前往遼寧抓捕嫌疑人時,抓捕成功后搜索物證時,發現被褥下方赫然放著一把鋒利的匕首。但匕首上的那道冷光并沒有讓他感到畏懼,而是更加堅定了為群眾破案挽損的決心。
曾連續7年春節執勤
樓頂上勸下輕生老人
選擇了警察這個職業,就意味著要為工作付出更多的時間精力。從警以來,每逢節假日,黃朋朋總是隨叫隨到,20年的工作生涯里,他曾有7年連續不間斷地春節執勤。
有一年的大年三十,轄區一位老人因家庭矛盾要跳樓輕生。黃朋朋接到報警后和其他值班同事立即來到現場,老人情緒激動又性子執拗,黃朋朋怕其出意外也是寸步不敢離身,從早上九點到下午四點,他勸到嗓子都要冒煙了,老人情緒才緩和下來,愿意和家人一起回家。
寒冬日暮早,忙完一切的黃朋朋回到派出所,終于吃上了當天的第一頓飯,但他卻慰藉地笑言:“雖然從樓頂上過了個節,但值得!”
事關群眾無小事,這句話黃朋朋始終放在心上,2025年4月1日,方先生報警稱其電動車被盜,經過近兩個小時的細致排查,黃朋朋發現車輛并非丟失而是被附近的工作人員移動了位置,幫群眾順利找回了車,“就算烏龍警情,也得對得起群眾的信任。”黃朋朋說。
隨叫隨到“解疙瘩”
他是所里的“矛盾溶解劑”
黃朋朋有一個“絕活”,就是在面對矛盾糾紛時,有讓爭吵雙方閉嘴的威信,派出所的民輔警都知道,再難的“死結”到他手里都能迎刃而解。
多年前,轄區內發生一起糾紛事件,王某懷疑張某與自己的丈夫有私情,偶然的一次碰面中在小區門口與其發生了爭執,羞憤交加的張某不堪忍辱報了警。經過調查,黃朋朋發現張某與王某丈夫只是正常的生意來往,并無其他逾距,張某心中悲憤,始終不愿與王某和解,二人就此事膠著了半年的時間。
其間,黃朋朋始終都沒有放棄過調解,無論早晨還是夜晚,只要當事人有需求,他都隨叫隨到,在時間的推移和他的努力下,雙方終于達成和解,王某丈夫對他也再三感謝。
作為調解桌上的“和事老”,很多曾經劍拔弩張的雙方在黃朋朋的面前都握手言和,調解本上密密麻麻的“已解決”,背后承載著無數個為民服務的初心。
選擇了警察,就選擇了忠誠服務,扎根在基層,擔下守護平安的使命。從懷揣“英雄夢”的熱血青年,到獨當一面的“老黃牛”,如今,看著派出所里的年輕同事像他當初一樣一腔熱血去處警,黃朋朋會像老父親一樣叮囑:“保護好老百姓,保護好自己。”平時工作忙碌對家人缺少陪伴,他也會在凌晨五點給早起上學的女兒買一碗她想喝的胡辣湯盡力彌補虧欠。
二十載從警路,平凡處見赤誠。“俯首甘為孺子牛”是黃朋朋過去的注腳,未來,他也依然會在平凡的崗位上續寫“不待揚鞭自奮蹄”的為民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