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型電影中的愛情片是以愛情為主要表現題材,通過愛情的萌生、發展、波折、磨難,直至戀人的大團圓或悲劇性離散等情節線索來構建敘事。這種電影類型專注于展現愛情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在愛情片中,一般是以兩位主人公發生糾葛作為劇作的開端。愛情片的發展段落要描寫他們相識以后如何發展到相愛,但是愛情片中總要為愛情的圓滿設置障礙。傳統的愛情片是一個頗受文學傳統影響的類型。我們耳熟能詳的愛情故事《巴黎圣母院》《簡·愛》《羅密歐與朱麗葉》《安娜·卡列尼娜》都被搬上過銀幕,成為愛情片中的經典。《巴黎圣母院》中的反叛者吉普賽女郎愛斯梅拉達和面容丑陋的殘疾人卡西莫多之間的愛情跨越了美丑,讓讀者感受到真善美的力量以及命運的無常和殘酷。《簡·愛》中出身低微的簡·愛與莊園主羅切斯特之間的愛情故事,不僅僅是一段個人情感的經歷,更是對人性、尊嚴、平等和自由的深刻探討。它告訴我們,真正的愛情不應該受到身份、地位、財富等外在因素的束縛,而應該建立在相互尊重、理解和支持的基礎上。《羅密歐與朱麗葉》中蒙太古家族與凱普萊特家族是兩個聲望顯赫卻世代為仇的望族。他們之間的仇恨根深蒂固,不斷引發血腥的爭執和沖突。但分別來自這個家族中的年輕人,羅密歐和朱麗葉卻在一場舞會上一見鐘情。最終這對來自敵對陣營的愛侶在經歷重重磨難之后雙雙殉情,以他們的犧牲換來了兩大家族的和解與和平。
《巴黎圣母院》《簡·愛》《羅密歐與朱麗葉》這類改編自文學名著的愛情電影在早期成功塑造出一種完美的愛情片模板。它們遵循著愛情至上的基本精神,往往用愛情能夠超越一切、戰勝一切的絕對信念來組織故事,并以愛情發展的過程為劇作核心。故事講述的都是兩人如何相遇,如何產生異樣的情愫,怎樣完成感情的突破,怎樣受到阻礙又怎樣克服重重困難。這些困難隨著電影技術的發展,從早期的家族、階級、血統等現實層面逐漸發展到了《金剛》跨越種族,甚至還有《人鬼情未了》超越了人鬼殊途的生死大限。總之,困難越強大,兩人之間的愛情顯得更加堅定。這種愛情彌合矛盾的關鍵情節甚至代表了某種文化立場。湯瑪斯·雪滋在《好萊塢類型電影》中提到:“文化沖突透過主要角色的成雙成對被揭露出來,亦即透過他們對立的關系,通常是以歡喜冤家的形式表現出來。隨著對立態度的融合,到成為一個具有凝聚力的單位(夫妻,家庭),沖突獲得解決,而基本的共同理念則變成一種儀式……‘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的暗示,企圖隱藏或掩飾每個角色妥協后造成的失落。他們贊揚的是融合成一個理想的社會單位后的集體價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