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結束的季后賽附加賽G1中,胡明軒31分6助攻的全面表現與徐杰關鍵時刻的連投帶罰,聯手為球隊鑄就了攻防一體的勝利根基——這不是某位球員的獨角戲,而是屬于宏遠雙核的戰術交響曲。
經歷常規賽的蟄伏打磨,胡明軒與徐杰這對"冰與火"的組合已在季后賽完成華麗蛻變。身高198cm的胡明軒化身鋒衛收割機,用頂級對抗能力撕開對手防線;178cm的徐杰則如同精密手術刀,串聯全隊進攻。這種看似懸殊的體型差異,恰恰構成了CBA最具威脅的后場組合:當胡明軒用美式后衛的強突制造殺傷時,徐杰總能適時切換節奏,用突投結合的"慢三步"破解聯防困局。
杜鋒指導的戰術智慧在雙核使用中展現得淋漓盡致。第三階段讓胡明軒大量持球攻框絕非偶然,而是在為季后賽的硬仗儲備戰略武器;徐杰與莫蘭德的擋拆組合保持常規賽勝率,則確保了球隊的戰術延續性。如今這對組合的恐怖之處在于:他們既能拆分作戰,又能瞬間合體形成立體攻勢,這正是宏遠戰術體系的完美體現。
外援群的存在沒有動搖雙核地位,反而成為試金石。特雷-伯克甘心擔任第N持球點,莫蘭德在防守端主動為徐杰補位,吉倫沃特多次主動尋求與胡明軒的空接配合——當三大外援自發圍繞本土后衛構建戰術時,這支十一冠王球隊的真正核心競爭力已不言自明。正如某匿名球探報告所述:"鎖死宏遠外援最多贏得喘息之機,但放任胡徐組合運轉等同于提前繳械。"
站在沖擊隊史第12冠的歷史節點,胡明軒的暴力美學與徐杰的靈性籃球正在書寫新的傳奇篇章。面對上海男籃的背水一戰,這對場均合計貢獻40+的后場組合已準備好用更極致的表現證明:真正的王朝底蘊,從來不是單核沖鋒的悲壯敘事,而是雙星輝映的永恒光芒。當遼寧、廣廈還在為外援使用頭疼時,宏遠雙核驅動的奪冠方程式,或許早已為CBA樹立了新的建隊標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