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稱可炸萬物的空氣炸鍋,到底是廚房神器還是智商稅?用空氣炸鍋會致癌濕疹的嗎?
空氣炸鍋的工作原理是高速空氣循環技術,通俗來說就是用空氣替代原本煎鍋中的熱油,在加熱使食物變熟的同時,利用空氣加熱吹走食物表層水分,達到油炸的效果。
這種經過油炸的食物之所以美味可口,是因為食物在高溫下氨基酸與糖分產生反應,生成了成百上千種新分子,為食品提供獨特的色澤與氣味,這種現象也被稱為美拉德反應,這也是為何炸的普遍會比煮的食物好吃的原因。
近幾年,憑著主打高效和少油的優點,空氣炸鍋儼然成了一款十分火爆的廚房神器。2019年,有團隊在市面上購買了十個空氣炸鍋,然后將事先準備好的冷凍薯條放入鍋中烹煮熟,最終發現樣品薯條中有四種被炸出丙烯酰胺超標,而丙烯酰胺這種物質早被世衛組織列入2a類致癌物清單中,自此空氣炸鍋會致癌的說法不脛而走。
那用空氣炸鍋做出的食物到底能不能吃呢?事實上,食物中的蛋白質和油脂在高溫下都有可能產生雜環胺和苯并芘等有害物質,而淀粉在120攝氏度以上就能生成對健康不利的丙烯酰胺。一般來說,空氣炸鍋在使用時溫度通常都達到200攝氏度以上,遠遠超過既定的溫度條件,而普通的烹飪溫度也都會超過120攝氏度。可見,不只是空氣炸鍋,我們平時在進行烹飪時同樣也有可能產生丙烯酰胺。所以對于空氣炸鍋會致癌的問題,我們應該客觀理性的看待。
在高溫條件下,空氣炸鍋雖然也有可能也會產生丙烯酰胺污染物,但并沒有所謂的致癌隱患,而且用它做出來的食物要比傳統的油炸食物健康很多,只要購買的是正規合格的空氣炸鍋,都是可以放心每天使用的。
不過很多買了空氣炸鍋的朋友表示,空氣炸鍋就是智商稅,實際作用很小,買回來后用了幾次就沒再用過。其實,空氣炸鍋的功能用途很多,可煎炸也能烘烤,比如常見的炸雞、炸薯條、烤披薩和地瓜等,部分還有解凍、做酸奶等作用。因此只要合理利用它,能夠烹飪的食材也不少。不過我們也不能完全依賴空氣炸鍋,偶爾吃油炸食品換換口味還好,但頓頓吃的話也對健康不利,所以還是少吃為好。
空氣炸鍋雖號稱不用油,但在使用空氣炸鍋烹飪時,合理加油還是很有必要的。不過,若是所加的油量太多,則就違背了空氣炸鍋的優勢和特點,多余的油也會從食物滴落到托盤中產生油煙。
那我們應該如何加油呢?首先,對于部分本身就含有油脂的肉類食材,我們可以直接進行烹飪,而對于一些蔬菜,海鮮等食材,則可以加入少量的油,這樣既能避免食物被烤焦,也能提升烹飪食材的口感。
值得注意的是,大家在使用空氣炸鍋時,一定要根據容量放入適宜的食材,避免塞得太滿,這樣不利于食物的均勻受熱。另外也謹慎直接撒辣椒面、鹽等流動性較強的干調料,以免出現元件損害,造成安全隱患。
不知道生活中大家有沒有用過空氣炸鍋呢?小伙伴們覺得它是廚房神器還是智商稅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