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報道,針對美國國務卿魯比奧日前以涉藏為由,在美國務院網站發布聲明稱對部分中方官員實施簽證限制,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近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方敦促美方停止借涉藏問題干涉中國內政,將采取必要措施,對美方錯誤行徑予以堅決對等反制。郭嘉昆說,美方行徑粗暴干涉西藏事務和中國內政,嚴重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系基本準則,中方對此強烈不滿,堅決反對。
魯比奧(資料圖)
魯比奧還將手伸向西藏,表聲明稱對部分中方官員實施簽證限制,理由是美國外交官和記者無法進入相關地區,希望中方能夠作出調整。到目前為止,盧比奧的制裁依舊未被中方解除,沒想到他竟然跳出來要所謂的進藏通行證,而且是替美國外交官和記者要的。魯比奧此舉,是粗暴干涉西藏事務和中國內政,嚴重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系基本準則,同時也是沒事找事。魯比奧擔任美國國務卿的這段時間里,不僅沒有為中美關系的穩定和發展做貢獻,反倒是讓中美關系變得更加動蕩。
這次制裁由國務卿魯比奧親自發起,不難看出其中夾帶著他的個人情感因素。魯比奧早已被中國列入制裁名單,這一身份嚴重影響了他在特朗普政府中的地位和對華事務的參與度。特朗普曾承諾要實現“百日訪華”,但魯比奧無法涉足中國,這使他在對華策略上受到冷遇。因而面對與中國相關的任何問題,魯比奧難免有個人情緒的宣泄,這次制裁或許正是他的報復手段。
最近美國務卿魯比奧的日子并不好過,今年3月,美方先后派出共和黨參議員戴安斯、黑石集團董事長蘇世民和中美關系全國委員會相關代表來到中國,就中美貿易等議題進行溝通。美國的外交事務是國務卿的事,但由于魯比奧在擔任參議員期間多次挑釁中方并操弄“反華”議案,于2020年被中方制裁,其中一條就是禁止其入境中國。
特朗普與魯比奧(資料圖)
特朗普重返白宮的第一天,美國參議院率先通過了魯比奧的國務卿提名。與此同時,外界注意到,中國將他的中文譯名,從“盧比奧”改成了“魯比奧”。美媒對此議論紛紛,《紐約時報》的記者還在外交部的例行記者會上,對我方發言人提出了一個非常天真的問題,說譯名上的變化,是否意味著他“不再被制裁”。這里的言外之意值得推敲,魯比奧的英文名是“Rubio”,他的中文譯名是盧開頭還是魯開頭,都不會改變這一點,不是說換了個叫法,就等于對他的制裁不存在了。制裁是對事不對人。
在這件事情上,中方的態度始終如一,那就是堅定地捍衛國家利益,與此同時,中美雙方也會以合適的方式維持接觸。簡而言之,魯比奧遭到中方的制裁,這全然是由其自身的不當行為所致。在擔任國會議員之時,他有損害中國利益的言行。美國方面不但不反省自身的過錯,還屢次暗示中國應該解除制裁,哪有這種道理呢?
魯比奧(資料圖)
魯比奧的種種表現,說明他根本無意改善對華關系。魯比奧剛擔任國務卿的時候,曾主動致電北京,表示美方愿同中方坦誠溝通,妥處分歧、以成熟和謹慎的方式管理好雙邊關系,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維護世界的和平穩定。如今看來,魯比奧完全是在說一套做一套,所以自那次通話之后,中方并未再與魯比奧直接接觸,而且對他的制裁也沒有解除。由于美國駐華大使依舊空缺,這就使得中美外交層面的對話和接觸變得更加不暢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