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翟氏日知錄”,選編自沉冰主編,《不一樣的記憶 與錢鐘書在一起》,當代世界出版社,1999.08,原題“高山流水話知音——錢仲聯談錢鍾書(上)”,采訪者卜志君。原文過長,擬分兩期刊載。旨在知識分享,如涉版權問題,聯系小編刪除。
走進錢仲聯先生的書房,陳石遺手書的“夢苕庵”橫篇抬頭可見;而錢鍾書先生的寓所也懸掛著陳石遺的遺墨,令人對“江南二錢”的淵源頓生諸多聯想。
九十二歲高齡的錢仲聯先生眉發皆白,神態清朗,望之有山高水長之想。談起錢鍾書,錢老思路清晰話語滔滔,幾不可止。在三個小時的訪談中,錢老操著一口常熟話,縱論錢鍾書的才、學、識,談到得意處,錢老神色飛動,時時捋袖揮手,慷慨激昂,灰色中山裝的兩袖竟被扯到肘臂處,謙虛儒雅不掩猬介耿直。
千古知己
卜志君:錢鍾書先生十分欽佩您的學問,您與錢鍾書有哪些交往?
錢仲聯:鍾書先生比我小兩歲,從報紙上知道他去世了,我非常難過。鍾書先生是我的知己。
很多人問我和鍾書先生是不是本家,是不是兄弟,我想五百年前是一家罷,其實他是無錫人,我是常熟人,沒有什么關系,我祖籍是浙江吳興(湖州),也和鍾書先生不同。
我和鍾書先生只見過一次面,那還是我二十多歲的時候,當時我和鍾書先生的父親錢基博同事無錫國學專修學校,錢基博讓錢鍾書和錢鍾韓來聽他上課,那時候與錢鍾書見過一次,談過什么話現在已沒有印象了。自從那一次直到他去世,就沒有再見過面。我一生都在長江以南,最遠去過云南,從來沒有去過北京,要是去過北京,肯定要和鍾書先生見面的。
卜志君:您為什么說錢鍾書是您的“知己”?
錢仲聯:鍾書先生不僅是我的知己,也是蘇州大學的恩人。
1981年,國務院成立學位評定委員會,專門評定誰合格,誰可做碩士生導師、博士生導師。1981年第一屆博導評定,由于蘇州大學前身江蘇師院是普通省屬高校,按規定只能申報碩士點,不能申報博士點。我以前就開始帶碩士生,所以就申報碩士生導師。
錢鍾書,王瑤、王季思、王元化等都是學位評定委員會委員,那一次很嚴格,評定會上發現申報博導的人數不夠,不少重點大學申報的博導候選人既無像樣的著作,又無學術知名度,而許多成就卓著、深孚眾望的學者都不在候選人名單中。
錢鍾書建議從申報碩導的名單中找找,一看到“錢仲聯”,他說“錢仲聯,我知道的,光憑他88卷的《劍南詩稿校注》,我看就可以當博士生導師,錢仲聯假使只能做碩導,我看在座的包括我錢鍾書都只好做做碩導,都不能帶博士生”。這樣我就和唐圭璋、任中敏、程千帆一起成為江蘇首批博土生導師。
這個情況是王元化跟我講的,王元化說:你這次面子很大,你的博導評定和別人不一樣,由于錢鍾書說了話,你是唯一一個全票通過的博導。學校要有一個博導點才能推薦申請第二個博導,蘇州大學要沒有我這一個“點”,可能到現在也沒有博導點。
學貫中西
卜志君:您與錢鍾書在治學上有什么不同?
錢仲聯:各人治學門徑各不相同,我不好隨便評論。錘書先生是留學英國的,貫通中外。我是專攻國學的,我不和錢鍾書比。以前學問上有王國維,后有陳寅恪,鍾書先生和他們并駕齊驅。
我舉兩個人和鍾書先生比,都是貫通中西,著作等身,精通幾國語言的,我認識的人中佩服的兩個人可以來比一比,一個是上海的王元化,一個是香港的饒宗頤,季羨林先生也是我十分佩服的,但是他的書我看得不多,不好說。
王元化通幾國文字,學問好,尤其擅長文藝理論,當然王元化是搞理論的,沒有文學創作,鍾書先生則既有理論,又有創作,他還寫小說,還很有名氣,還拍成電視了。還有一點相同就是他們在學術上認為是真理的就是真理,從來不肯違背自己學術良心說假話。
饒宗頤和鍾書先生不同的是自學成才,相同的是都貫通中外,饒宗頤還通古代中外,他研究印度佛學而且能忠實原著、適合現代人口味翻譯佛經,這方面季羨林可與饒宗頤相比,但季羨林有本事不足為怪,饒宗頤自學成才能夠成為公認的國際知名學者,聲名不在錢鍾書之下,這個不得了。所以做學問的人不能妄自菲薄,許多人的條件都比他好得多了。
饒宗頤還精通詩、詞、書、畫,多才多藝,誰要是有他的一幅畫拿到拍賣會上還能發點小財。這方面可能鍾書先生和他小同,但是這是每個人都不如他,不是錢錘書先生一個人。
卜志君:錢鍾書的治學模式是什么?
錢仲聯:鍾書先生我一直引為知己,學問上我是十分推崇他的。他精通許多國語言,做學問追根問底,中外參比考辨。但是《管錐編》,《談藝錄》里把中國、外國捆綁拼盤在一起,“生意弗好格”,我不是說買菜,是說人家看了不懂,就把它放回書架上去了。
過去,辜湯生的外語很好,當然他很頑固。他能把《離騷》翻譯成外語,把中國文化介紹到國外去,鍾書先生外語那么好,不知他為什么沒做點這方面的工作。
卜志君:您覺得錢基博和錢鍾書父子在治學上有什么不同?
錢仲聯:錢基博擅長古文,他是古文家,他也喜歡評論誰的古文好,誰的古文不好,他就對唐文治的古文有微詞。但是他不懂外文,不會做詩。鍾書先生擅長詩詞,脾氣有點倔強,對他父親不買賬,他曾經說過錢基博比較笨,這也是真實話,錢基博是個扎實的人。
錢基博在反右中被戴上右派的帽子,其實他沒有被劃為右派,但是中國的事情弄不好,說是“摘帽右派”。后來真正摘掉帽子,領導到他家道喜,他憤激地說:“我的右派帽子不好摘的,我要帶到棺材里去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