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檔以公益為主題的綜藝節目《小小的勇氣》引發熱議。
節目中,剛從抑郁癥中恢復的當紅小花趙露思前往貧困山區,本應傳遞溫暖與勇氣,卻因一系列言行惹來爭議。
這事兒不光讓當事人處境尷尬,順帶也給娛樂圈提了個醒。
1
去年底,趙露思因病情嚴重被曝坐輪椅就醫的消息,一時間引發大眾廣泛關注與同情。
許多網友紛紛勸她好好休養,期待她能盡快康復。
然而,短短兩個月后,趙露思就宣稱病情好轉,并投入到新綜藝的錄制中。
這恢復速度,多少讓人覺得有點魔幻。
更令人意外的是,這檔打著 "治愈系公益" 旗號的節目,播出后卻變了味。
原本應該聚焦普通人勵志故事的節目,幾乎成了趙露思的個人秀。
她在節目中的一些言行,更是引發了廣泛爭議。
在節目中,趙露思分享了自己生病前的狀態:
"我每天只睡兩個小時,覺得自己精力充沛,一天能當兩天用。
直到生病后,才意識到這種生活方式完全錯了。"
這段看似真誠的分享,卻引發了網友的強烈反感。
有人指責她是在 "賣慘":
"當明星已經比很多人都幸運了,有什么好抱怨的?"
"又開始炒作了,有完沒完?"
趙露思看到山區孩子每天要冒著危險走懸崖峭壁采松茸,卻只是輕飄飄地評價 "很酷"。
這種將他人艱辛視作 "酷炫" 的態度,顯然缺乏同理心。
到老鄉家做客時,趙露思的行為更是讓人不適。
她坐下就像主人一樣自在,吃飯時不等主人入座就急著要醋,還不停強調 "我愛吃這個"。
這些看似親民的舉動,實則暴露出她高高在上的心態。
更讓人無語的是,趙露思在鏡頭前大吐苦水,向生活拮據的農民傾訴自己的煩惱。
她抱怨 "拍戲狀態不好"" 壓力太大生病 ", 卻似乎忘了自己的一個通告費可能就是這些農民幾年的收入。
這種行為不僅顯得極度缺乏同理心,更是一種對貧困群眾的不尊重。
1
在與當地孩子的互動中,趙露思的一些言行也引發了質疑。
她隨口答應給孩子們化妝,結果光打雷不下雨。
面對孩子們的期待,她表現得漫不經心。
更令人尷尬的是,趙露思詢問貧困山區的孩子是否拍過藝術照,這種脫離實際的問題讓人不禁想到 "何不食肉糜" 的典故。
面對趙露思的種種言行,一個藏族小姑娘的一句話戳中了要害:"我之前覺得想要成為一個優秀的演員,就必須要有學歷,只不過我沒想到,原來每個人都可以當演員"。
這番童言無忌,不僅暴露了趙露思的學歷短板,也道出了許多觀眾的心聲。
趙露思的遭遇,其實反映了當前明星參與公益活動中的一個普遍問題 —— 公益成了明星的秀場,而不是真正幫助他人的平臺。
很多明星參與公益活動,更多是為了塑造良好的公眾形象,而非真心實意地為弱勢群體做些什么。
他們往往將鏡頭對準自己,將受助對象當作背景板。
這種做法不僅無法真正幫助到需要幫助的人,反而可能引發公眾的反感。
說到底,做公益得搞清楚主次。
明星要真想幫忙,就該把聚光燈打到需要幫助的人身上,用自身影響力幫他們發聲,而不是反過來拿人家當道具使。
可惜現在好些人整不明白這個理兒。
3
趙露思的遭遇,給整個娛樂圈敲響了警鐘。
它提醒我們,明星與普通民眾之間存在著巨大的認知鴻溝。
長期生活在光鮮亮麗的環境中,一些明星已經無法體會普通人的生活狀態。
這種脫節不僅體現在公益活動中,在日常生活中也屢見不鮮。
比如有明星在節目中表示不知道冰箱是用來儲存食物的,有的明星在化妝時讓助理跪地為其穿鞋。
這些行為雖然可能出于無心,但卻暴露了明星們與普通人生活的巨大差距。
當然話說回來,明星參與公益,初心可能是好的,但怎么把好事辦好確實得動腦子。
關鍵還是得放下身段,少點自我感動,多點將心比心。
與其在鏡頭前說漂亮話,不如實打實做點有用的事。
同時,明星們也需要多接地氣,了解普通人的生活。
只有真正理解了普通人的生活狀態和需求,才能更好地服務大眾,贏得觀眾的真心喜愛。
水能載舟的老理兒永遠不過時。
觀眾能把人捧上去,也能把人拉下來。
這次爭議算是個提醒:光環再耀眼,也照不亮腳底下的路。
真要贏得人心,還得靠真誠二字。
希望這事兒之后,更多明星能想明白這個理兒,別老在云端飄著了。
感謝您讀到最后。這里是羅曉曉說事,點擊關注。社會百態、人間冷暖!傳播社會信息,傳遞正能量。
希望可以點個“贊”+“在看”,并分享給更多人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