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印發《加快建設農業強國規劃(2024—2035年)》。
明確加快農業強國建設路線圖
規劃提出,到2027年,農業強國建設取得明顯進展。鄉村全面振興取得實質性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邁上新臺階。到2035年,農業強國建設取得顯著成效。鄉村全面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現代化基本實現,農村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到本世紀中葉,農業強國全面建成。鄉村全面振興,農業農村現代化全面實現。
農業強國,強在哪?
五大特征:供給保障強、科技裝備強、經營體系強、產業韌性強、競爭能力強。
規劃提出,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把中國人的飯碗端得更牢更穩;全領域推進農業科技裝備創新,加快實現高水平農業科技自立自強;全環節完善現代農業經營體系,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全鏈條推進農業產業體系升級,提升農業綜合效益;進一步深化農業對外合作,培育農業國際競爭新優勢;高質量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提升農村現代生活水平;促進城鄉融合發展,縮小城鄉差別。
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涂圣偉:作為一個人口大國來說,解決好吃飯問題,在吃飯問題上不受制于人,這始終是我們建設農業強國必須解決好的一個首要任務。所以這次規劃明確提出要通過5個基礎的建設,包括設施、技術、裝備、政策、制度等5個基礎的建設,高水平把牢糧食安全主動權。比如,這次規劃提到了加快實現種業科技自立自強和種源的自主可控,還有通過培育農機的領軍企業,同時加快老舊農機的更新改造,推動農機、農藝等全面融合,提高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此外,新質生產力正在賦能農業現代化的建設,為建設農業強國提供更堅實的支撐。
梯次推進農業強國建設
東部地區:率先建成農業強省
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較高、資源條件較好的市地加快建設農業強市,引導有條件的縣(市、區)加快建設農業強縣。
中國農科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所長 胡向東:全國各區域之間的特點不一樣,資源稟賦不一樣,這次強國規劃一個比較鮮明的特點就是鼓勵基層探索,根據區域的資源稟賦不同可以去做一些探索,因為農業強國不是齊步走,共同達到,是可能有先有后,然后先的帶動后的,做一些體制機制的探索,最終一起實現農業強國。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關注福州晚報,獲取更多資訊
點亮和
轉發分享更多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