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armyrecognition網站2025年4月6日報道,2025年4月1日,美國空軍宣稱在人工智能空戰領域取得重大里程碑,VENOM項目最后一架指定改裝的F-16戰隼戰斗機降落在佛羅里達州埃格林空軍基地。這標志著在"毒蛇實驗與下一代作戰模型——自主飛行試驗臺(VENOM)"框架下改裝的機隊組建完成。該項目代表將傳統戰斗機改造為測試與開發自主飛行和作戰能力的先進平臺邁出關鍵一步。
VENOM計劃于2024年4月正式啟動,核心目標是通過快速迭代提供快速、靈活且安全的環境,以驗證自主性和基于人工智能的任務系統,項目可利用F-16機身開展高性能測試,無需承擔新機研發的成本與復雜性。當時美國空軍第96測試聯隊和埃格林空軍基地第53聯隊接收了首批三架F-16,啟動了項目的改裝與集成階段,為VENOM-AFT(自主飛行試驗臺)奠定基礎,該系統旨在加速有人駕駛和無人駕駛飛機上自主軟件的開發測試。
作為VENOM項目的一部分,6架F-16戰隼正在埃格林空軍基地進行改裝,涉及軟件、硬件和儀表升級以實現自主飛行。關鍵物理改裝包括加裝自動油門系統,使自主軟件能調節飛行控制面和發動機推力,安裝增強型傳感器、飛行控制接口,以及支持人工智能應用的機載處理系統,更接近在配備真實任務系統的戰斗機上測試自主能力。與QF-16靶機不同,這些改裝機始終保留飛行員座艙,飛行員將實時監控自主系統并保留算法啟停權限,VENOM飛機絕不會完全脫離人類操控。該項目通過第40飛行測試中隊與第85測試評估中隊開展開發與作戰測試。
在實體改裝推進的同時,VENOM項目遵循系統化開發流程,自主系統持續在超實時建模與仿真評估空戰環境中進行海量空戰場景測試。自2024年起,仿真測試涵蓋視距內(WVR)和超視距(BVR)配置中的一對一與二對二交戰,為訓練自主系統掌握復雜空戰戰術提供高效途徑,模擬特定場景可運行千次以研究任務中的變量與決策,支持單個任務最多數千種變體的高強度迭代,用于優化人工智能決策模型。項目下一階段將開展硬件在環與軟件在環測試。軟件測試確VENOM自主系統與飛機航電的通信連接,硬件測試則聚焦安全性驗證——確認自主指令不會超出飛行包線或危及飛行員。測試通過后,項目將使用完成改裝的F-16進行地面測試。
第96測試聯隊和第53聯隊是美國空軍推進與驗證尖端作戰技術的核心力量。駐扎埃格林空軍基地的第96測試聯隊作為空軍主要開發測試單位,專注于空投武器、飛機系統、制導技術和電子戰工具,確保新系統投入實戰前具備技術可靠性和安全性。第53聯隊專門負責作戰測試與評估,驗證系統在真實戰斗場景中的表現。兩者共同構建了從概念到實戰能力的完整測試生態系統。埃格林空軍基地通過同步開展開發測試(DT)與作戰測試(OT)加速進程,首架改裝機預計在首批F-16抵達后18個月內(即2025年10月)啟動測試。下一階段將利用高保真模擬器進行軟件在環和硬件在環測試,確保人工智能系統與飛機航電及飛控系統安全交互。驗證通過后,項目將進入地面測試并最終實施實彈飛行測試。
VENOM項目五年期預算約1.2億美元,需經國會批準與監督。該項目作為埃格林自主數據與AI實驗場的組成部分,增強了美國空軍開發支持有人-無人協同和獨立人工智能輔助任務的自主系統能力,為協同作戰飛機(CCA)計劃提供技術支持,成為將自主決策融入戰術場景、擴展作戰范圍、提升生存能力、減輕高烈度任務中飛行員認知負荷的關鍵推動力。隨著六架測試用F-16全部到位,美國空軍宣稱VENOM將引領該軍種進入空戰發展新時代——人工智能驅動系統與傳統載人平臺無縫協作的時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