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
【關愛新就業形態勞動者】
原標題:工會驛站建設連續3年納入福建省委省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引題)
多元賦能,為“城市奔跑者”建“家”(主題)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李潤釗 通訊員 金語萱
上午8時,52歲的福州極兔快遞員王秀玉騎著電動車趕往極兔速遞屏山網點。在網點倉庫里,她在一座座由貨物堆成的“小山”間巡回,在包裹堆中尋找自己配送區域的快遞。
距離倉庫不到3米的休息區里,微波爐、冰箱、飲水機、便民醫藥箱等設施設備齊全,不到30平方米的面積被劃分為了讀書角、充電角、休息區等多個功能空間,為王秀玉和網點周邊的戶外勞動者免費提供服務。
這個休息區是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首個面向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定制打造”的工會驛站,也是王秀玉和網點快遞員們快節奏工作中工間休息的“慢空間”。
從屏山網點到王秀玉負責配送的晉安區茶園新苑,不過2.8公里的距離。據王秀玉回憶,2023年初這條線路上的工會驛站僅有1家。采訪當天,王秀玉打開手機地圖告訴記者,目前線路上的工會驛站已增加到了8家。
2023年,新建300個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2024年,新建或改建提升400個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2025年,新建或改建提升300個工會驛站——工會驛站建設連續3年納入福建省委和省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今年,福建工會驛站有望突破6000家。
在這條為“城市奔跑者”建“家”的道路上,福建堅持多元賦能,努力讓工會驛站這一“工會小室”成為讓職工滿意的“幸福小家”。
讓“工會小室”裝下“大智慧”
采訪中,王秀玉從工會驛站里的“智能工會驛站”領取一盒免費方便面只用了6個步驟,耗時不到3分鐘。
這家“智能工會驛站”由福州市總工會打造,驛站采用“線上小程序預約+線下智能柜領取+全程管家在線服務”的物資派送方式,為周邊往來的職工提供免費的愛心物資。記者注意到,在這個由18個儲物空間構成的“智能工會驛站”里,擺放了方便食品、雨衣和勞保手套等易耗品和當地工會準備的入會禮包。暖心物資每周投放1次,每月投放的物資價值超過1000元。
像這樣的“智能工會驛站”,2024年福州市一共投用了39臺。“智能工會驛站”也被作為福州市委和市政府的為民辦實事項目接受市民評議,僅2024年“智能工會驛站”派送物資的次數便達到了1.39萬次之多。
從智能派送到智能體檢,從智慧維權到智慧導航……近年來,福建積極探索推進工會驛站智能化建設,鼓勵有條件的工會驛站對站點設施進行智能化改造,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工會對工會驛站進行一網聯通的數字化管理,力求讓“工會小室”里裝下“大智慧”。
記者從福建省總工會了解到,為高質量完成2025年省委和省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提升改造全省15%的工會驛站”也被納入今年的工作計劃,省總工會計劃借助“數字賦能”,進一步推動工會驛站“擴面提智”。
讓“工會小室”邁向“全時”服務
凌晨1時,位于漳州市元光北路和漳響路交叉路口的工會驛站成了這個街區夜里“最熱鬧的存在”。
在工會驛站門口的攝像頭前露個臉,“嘀”的一聲,大門應聲而開。餓了么的“藍騎士”張欣便找到了這個為他和外賣小哥們24小時不熄燈的“家”。
張欣告訴記者,24小時不打烊的工會驛站是他和“夜班小哥們”的聚集地。這一天,是他一個月內第7次造訪這處工會驛站。
“以前驛站需要安排專人管理,現在依靠智能設備,驛站實現了智能化管理、自助式服務,只要刷臉即可進入,隨時隨地為戶外勞動者提供暖心服務。”漳州市總工會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像這樣24小時“全時”服務的工會驛站去年漳州建成了40家。
“‘全時’驛站不僅‘全時’開放,還24小時接受職工評價。”記者注意到,工會驛站里貼有二維碼,職工掃碼即可對工會驛站的滿意度進行評價,為驛站服務提供“金點子”。
今年,“推動有條件的工會驛站提供全周期服務、24小時全天候服務和自助式智能化服務”也被寫入了福建工會推動工會驛站賦能增效的工作計劃之中,力求讓職工在深夜也能找到“避風港”。
此外,福建省總還制定了《為民辦實事項目工會驛站考評細則》,工會將會同有關部門開展不定期抽查、互查或委托第三方機構,對站點建設、管理、運維情況進行專項評估,并探索實行紅黃牌警告退出機制,對未按規定時間開門服務、長期使用率低、職工滿意率低的站點進行警告、限期整改直至摘牌清退。
當“工會小室”有了“一室之長”
近日,在泉州市鯉城區鯉中街道工會驛站,泉州順豐運輸有限公司收派員閆明欣上門體驗“移動體檢”。借助驛站里的智能機器人,不到10分鐘,閆明欣就領到了一份體檢報告。
彼時,一場特殊的書法課在工會驛站里的培訓教室舉行,一群孤獨癥少年在職工家長的陪伴下練習書法。一旁的授課導師透過紙上的筆畫,讀懂少年們的“心里話”。
從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公益體檢到特殊職工子女課后服務,這些都是泉州市總工會基層工作部副部長范魏江和社區社工們2024年合作推出的驛站服務項目,也是他去年被泉州市總安排到升文社區工會驛站“蹲點輪值”期間的成果。
記者從福建省總了解到,福建省、市、縣三級工會今年將繼續組織工會干部下沉工會驛站,廣泛開展“當一天站長”活動,全年“到站蹲點”的工會干部有望突破5000人次。
福建工會還將組建一支由工會志愿者、職工代表、專業社工組成的“驛站管家”隊伍,駐點驛站幫助解決好戶外勞動者喝水難、吃飯難、休息難、如廁難等“關鍵小事”,全省工會驛站還將普遍增設“工會愛心互獻”專區,幫助戶外勞動者實現“微心愿”。
“從‘冷可取暖’到‘難可傾訴’,工會驛站里的每個細節都在詮釋有驛站的地方,就有‘家’的溫暖。”福建省總工會黨組書記、副主席祝榮亮表示,工會驛站建設是民生答卷的“必答題”,福建工會將持續擴大服務站點有效覆蓋,創新服務內容模式,以“提質擴面增效”為軸,用八閩大地上的驛站星火點亮戶外勞動者“推門見暖、轉角有光”的幸福版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