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縣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經省政府同意,現將《安徽省有效投資專項行動方案(2025)》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5年4月1日
為努力擴大有效投資,更好發揮穩投資對穩增長的關鍵性作用,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決定繼續實施有效投資專項行動,現提出如下方案。
一、主要目標
2025年,投資規模保持合理增長,項目投資、民間投資增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全省投資增長5%左右。投資結構不斷優化,力爭高技術產業、制造業投資增速高于10%,基礎設施投資增速高于全部投資增速。納入國家“十四五”規劃102項重大工程的項目全部開工,新開工億元以上重點項目1000個以上,省重點項目開工率力爭達到100%、完成投資6000億元以上。
二、聚焦重點領域
1.強化創新能力建設。高標準建設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推動五大研究院和江淮前沿技術協同創新中心建設中試驗證、檢驗檢測平臺。加快推進量子信息未來產業科技園、深空探測實驗室、中科大天都校區等項目建設。布局實施100項省科技攻關項目。力爭完成實物工作量250億元。(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配合單位:各市、縣人民政府。以下工作均需各市、縣人民政府落實,不再列出)
2.加大新興產業投資力度。扎實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工程,加快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高端裝備制造等領域項目建設。加大省級未來產業先導區建設力度,布局一批未來場景實驗室、試驗區和科技園。深入推進蕪湖數據中心集群和合肥數據標注基地建設,智能算力規模超20000P。力爭完成實物工作量3400億元。(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3.加快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實施制造業投資鞏固提升行動,完成重點技改項目1200項以上。大力實施“智改數轉”十大工程,實現全省重點行業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數字化改造全覆蓋、規模以下制造業企業數字化應用全覆蓋,打造數字化轉型典型示范項目100個、數字化改造區域樣板20個。力爭完成實物工作量5000億元。(責任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4.推動現代服務業集聚提檔。實施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十百千萬”工程,建設服務業集聚創新區100個左右。打造制造服務一體化應用場景60個、服務型制造功能區5個以上。加大高品質生活服務業投資力度,數字化賦能業態升級。力爭完成實物工作量3300億元。(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商務廳)
5.推動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加快武王墩等考古遺址公園及長江、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深入推進省文化館新館等項目建設,新建公共文化空間600個。高水平打造皖南國際文化旅游示范區,加快建設合肥科創旅游高地,啟動建設皖北旅游大環線示范段。實施“百景提升”行動,打造一批高品質旅游度假區、精品旅游鄉村、皖美民宿。力爭完成實物工作量220億元。(責任單位:省文化和旅游廳、省發展改革委)
6.擴大農業農村領域投資。健全高標準農田建設、驗收、管護機制,建設生物育種安徽省實驗室等高能級育種創新平臺,新建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100個。大力實施“千村引領、萬村升級”工程,新建200個左右精品示范村、800個左右省級中心村。力爭完成實物工作量550億元。(責任單位:省農業農村廳)
7.加快交通強省項目建設。新開工合溫高鐵合肥至池州段等,全年新增高鐵里程198公里以上。實施一批高速公路“開口子”互通項目,新增高速通車里程700公里以上。高質量打造江淮干線水運大通道。開工建設蕪宣機場改擴建等項目,加快通用機場及低空智聯基礎設施建設。力爭鐵路、公路水運機場領域分別完成實物工作量520億元、1400億元。(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交通運輸廳)
8.持續推進現代水網建設。全面建設現代水網先導區,加快實施引江濟淮二期、華陽河蓄滯洪區等工程,新開工長江池州段河道治理、江巷灌區等項目。實現皖北6市28縣(市、區)地下水水源替換。力爭完成實物工作量600億元。(責任單位:省水利廳)
9.加大新型能源體系投資力度。加快陜電入皖特高壓輸電工程建設,建成投運錢營孜電廠二期等項目,新增支撐性電源裝機496萬千瓦。加快寧國、石臺、岳西等抽水蓄能電站建設,新增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600萬千瓦以上。開工川氣東送二線天然氣管道等重點項目。力爭完成實物工作量1000億元。(責任單位:省能源局)
10.實施城市功能品質活力提升行動。更新改造城市地下管網4500公里,支持住宅老舊電梯更新3390臺,實現全省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監測全覆蓋。加快發展保障性住房,增加“好房子”供給。因地制宜推行“策劃+融資+運營”模式。力爭市政和房地產開發領域分別完成實物工作量1200億元、4000億元。(責任單位: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發展改革委)
11.加力補齊民生領域短板弱項。擴大優質本科教育規模,穩步擴大普通高中學位供給,鼓勵義務教育學校加裝空調。推進住院設施改造提升,高標準建設運營9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出臺存量資源改建養老服務設施操作辦法,推動滬皖共建廣德康養基地。實施全民健身場地提升行動。力爭完成實物工作量920億元。(責任單位:省教育廳、省衛生健康委、省民政廳、省體育局)
三、加強要素保障
12.積極爭取各類中央資金。加強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儲備和工作復盤總結,力爭更多項目納入國家盤子。統籌“硬投資”與“軟建設”,高質量做好“兩重”建設。優化“兩新”項目申報篩選流程,提高項目申報質量。(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
13.用好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積極承接“自審自發”試點,做好項目融資收益平衡。打通在建項目續發“綠色通道”。用足全省用作項目資本金規模提高到30%的上限政策。(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
14.向重大建設平臺注入資本金。對確需政府投資支持、具備公益屬性的經營性項目,原則上按資本金注入方式投資建設。對承擔投資建設任務的國有平臺公司,各地財政可注入一定資本金。推進各級各類財政性建設資金提前下達、快撥快用。(責任單位:省財政廳、省國資委)
15.發揮國有資本帶動作用。用好省級國有資本股權投資基金,積極布局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促進政府投資基金高質量發展,引導各類社會資本支持相關產業和創新創業項目建設。實施“一業一策”、“一企一策”考核,引導省屬國有企業全年完成投資2000億元,力爭完成新興產業投資500億元。(責任單位:省國資委)
16.有效激發民間投資活力。分級建立重點民間投資項目庫,確保能耗支持的民間投資項目占比70%以上、政府性引導基金投向民營企業比重70%以上。依托省投資項目在線平臺向民間資本推介優質項目200個以上。規范實施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新機制。(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自然資源廳)
17.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鼓勵金融機構“融資+融智”,前置參與重大項目謀劃儲備。完善融資信用服務平臺全流程線上融資功能,推動無還本續貸政策階段性擴大到中型企業。力爭開發性政策性金融機構新增信貸投放1000億元。(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安徽金融監管局、人行安徽省分行)
18.大力吸引和利用外資。落實全面取消制造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措施。對外商投資超過500萬美元的省新興產業企業,按規定給予獎勵支持。鼓勵外商投資企業利潤再投資。鼓勵有實力的本土企業通過海外并購開展反向投資。(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商務廳)
19.更高水平推進“雙招雙引”。穩妥開展招商引資惡性競爭專項整治,加快構建產業鏈招商、場景招商、科技招商等新模式。擴大基金招商合作伙伴,滾動發布應用場景招商項目清單。探索建立跨區域招商利益共享成本共擔機制。(責任單位:省“雙招雙引”和產業培育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20.切實加強用地保障。爭取更多項目納入國家重大項目清單。落實非農建設“以補定占”,改善重大建設項目耕地占補平衡。推動建設占用耕地耕作層土壤剝離再利用,推行有償使用。推動各地建立重大項目用地組卷工作專班。(責任單位:省自然資源廳、省發展改革委)
21.持續優化林地使用。對暫不符合自然保護地規劃的重大基礎設施、民生項目,符合自然保護地管控要求的,“一事一議”爭取國家支持。全省林地要素保障規模7.5萬畝,其中省級統籌保障重大項目建設定額3萬畝。(責任單位:省林業局)
22.積極拓展用能空間。加強綠色電力證書與節能降碳政策銜接,建立高耗能企業非化石能源強制消費機制。推進重點企業“一企一策”節能降碳升級改造,以存量挖潛保障合理用能需求。(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
四、強化推進措施
23.加強項目謀劃儲備。健全分級分類謀劃儲備機制,分領域開展項目需求評估論證。強化關聯項目前瞻統籌,加強跨行業、跨領域、跨區域項目謀劃。前置考慮項目運營質效,充分挖掘市場價值。(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有關行業主管部門)
24.開展項目前期攻堅。省有關單位制定重點領域推進計劃,將各地攻堅情況作為試點示范、資金安排、工作評價的重要參考。分級編制攻堅計劃,建立工作專班,逐個項目明確時間節點、任務清單和責任單位。(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有關行業主管部門)
25.發揮重大項目帶動作用。編制兩批次省重點項目清單,按季開展重大項目開工動員。完善問題建議“直通車”功能,依托“有效投資E服通”亮燈預警督辦。加力調度中央資金支持項目,確保所有項目年內全部開工、投資完成率等高于全國平均水平。(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
26.突出項目全過程管理。健全項目全生命周期監管工作機制,逐級壓實相關部門監管責任、項目單位主體責任。按照“庫內數據、現場進度、支付憑證”三單合一要求,部門聯動定期組織評估督導。嚴格落實項目申報與投資計劃執行掛鉤機制。(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
27.強化政府投資項目管理。進一步加強政府投資項目全流程監管,堅決杜絕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編制全口徑政府投資計劃。建立政府公共資源統籌使用機制,探索全省高校“投融建管運”一體化模式。積極推行“代建制”。(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教育廳)
28.積極盤活存量資產。遴選條件成熟的地區開展試點示范。聚焦與改擴建有機結合、挖掘閑置低效資產價值等路徑,梳理發布一批典型案例。支持合肥高新等已上市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項目擴募融資,加快中安創谷等省內主導REITs項目培育和申報。(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國資委)
29.打造一流投資環境。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提質增效。迭代升級改造省投資項目在線平臺,加強電子簽章應用。持續擴圍“免申即享”、“即申即享”,推行政策資金“一鍵送達”。(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司法廳、省數據資源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