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關稅戰開打了,歐洲表現還算硬氣,成為繼中國之后,第二個要對美國反制的經濟體。客觀來看,中美一道反制并加強彼此之間的合作,勢必會讓特朗普要打貿易戰的圖謀破產,但很可惜的是歐洲人自己把這條路堵死了。
在對美進行反制的同時,歐洲也開始橫加干涉中國內政。現在的歐洲,已經要打算在中美之間橫著走了?
俄烏沖突尚未結束,看來歐洲還有人沒徹底認清現實,沉醉于過去幾十年的美夢中。
據環球時報報道,歐洲決定對美國280億美元產品進行關稅反制,其中包括肉類、谷物等產品。看得出來,歐洲也是在瞄準特朗普的票倉軟肋下手,希望能通過美國內部的政治力量來阻止關稅戰。
對比特朗普政府在4月2日挑明的對歐關稅,歐盟的反擊力度并不算大,甚至是留有余地,既想當作談判籌碼,又不想進一步刺激特朗普。
同美國打交道,最忌諱的就是“抱有幻想”,可惜,歐洲人至今還沒弄明白這一道理。
美歐之間的貿易體量是非常可觀的,尤其是對于歐洲而言,美國是具有活力的消費市場,各大車企、酒商在美國銷量都非常好。
這也是為什么拜登政府一再在油氣方面痛宰歐洲,歐盟也愿意忍氣吞聲,高價購買的原因。畢竟從數據上看,歐洲總體上還是賺錢的。
可眼下情況不一樣了,高價的能源進口沒變,出口順差卻被貿易戰阻擊,搞不好僅存的那點工業資本也要被抽干。
歐盟反制,意料之中,但面對全球多元化經濟結構,總要有一個是重頭才穩妥。既然對美出口競爭力減弱,中歐進一步深化各項合作,才能減輕點身上的擔子,可讓人沒想到的是歐洲竟會在這節骨眼上,繼續給中國上眼藥。
日前,G7外長與歐盟高級代表就解放軍對臺軍演發表“譴責聲明”,中國駐加拿大大使館發言人嚴正回應:“少數國家和組織罔顧事實,顛倒黑白,公然干涉中國內政。中方對此強烈不滿,堅決反對,絕不接受!”
歐洲對臺海問題橫加干涉、指手畫腳并不稀奇,但與之前軟化對華態度形成鮮明對比,這種明知是底線卻故意挑釁的行為,更顯得欺人太甚。
如何確定對中國的立場,相比之下是更難讓歐洲作出回答的選擇。
資本家們很清楚中國不斷激發活力的市場與充滿創新力的產業,對于歐洲而言是機遇,甚至是實現歐洲經濟復蘇奇跡的重要引擎之一。
政客們卻對中國充斥著無知的傲慢與狹隘的偏見,尤其是在受價值觀捆綁之后,更難心平氣和地與中國進行商談。
眼下俄烏沖突尚未有明顯的停火跡象,但北約還能否存亡就另當別論了,即便北約還在,但歐洲各國肩上的防務擔子不可能輕松。
歐洲輕松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未來不管要如何保持對美關系,歐洲都應該徹底擺脫過去的幻想,放棄一貫的立場,重新認真思考多極化的世界秩序。
如果不能認清現實,切實從自身利益出發,仍然沉浸在高福利、老資本的幻想中,歐洲的結局都未必好得過俄羅斯。畢竟這一盤散沙,若當真各過各的,誰又能真正站在世界舞臺的中心位置呢?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從他們現在舉步維艱的政治環境中就能窺得一二,老本是啃不了太久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