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會快速發展的浪潮中,養老問題始終是民生關注的焦點。城市老人大多有著退休金和較為完善的醫保體系,物質生活有基本保障,子女的陪伴與關懷更是錦上添花。
然而,當我們將目光投向廣袤的農村地區,會發現這里的養老狀況與城市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農村老人,他們曾在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一生,為家庭的生計、農村的發展奉獻了自己的力量。如今,隨著歲月的流逝,他們步入晚年,卻面臨著諸多養老難題。這些難題不僅關乎他們個人的生活質量,更影響著社會的和諧穩定。
我身邊的兩位農村老人——我的奶奶與外婆,他這一輩人的生活軌跡都十分相似,背朝黃土面朝天成為他們最多的回憶,然而兩位老人的晚年生活卻截然不同。
- 奶奶的晚年生活現狀
我的奶奶存折找不到一塊錢,是的,你沒有聽錯。在她59歲那一年,也就我爺爺去世的哪一年,她就開始不碰地里活了,全靠子女養活,沒有就問。平時她愛買衣服,愛旅游,還愛玩牌九(當地一種棋牌游戲),花錢毫無節制,多年留下的積蓄,揮霍一干二凈。她上我家來要錢,像是一個犯了錯的孩子,奶聲奶氣的,看著她這樣,我覺得她真卑微,不知她去其他叔叔伯伯家里也是不是這樣。
奶奶81歲摔了斷腿,失去行動能力,全靠子女伺候。慢慢地,我的父母與叔伯、姑姑有了分歧,對奶奶的態度越來越差。尤其是花錢的時候,各家都在推脫,都在訴自己的難處。直到這個時候奶奶才幡然醒悟,后悔自己年輕的時候不該亂花錢。
我這個奶奶也是一個厲害的人物,家里的衣物可以裝滿半截車廂,多半只是穿了一次。當時爺爺留下的積蓄和十年前征地補貼,相繼都有五十多萬,如今一分不剩,關鍵沒有一個子女得到接濟。我們孫輩也時常遭到她向我們要錢。
- 外婆的晚年生活現狀
在我外婆老家的村子里,外婆已然成為了田間的“常客”。每天天剛蒙蒙亮,她就扛起鋤頭,邁著略顯蹣跚的步伐走向那片承載著全家生計希望的玉米地。
玉米地位于村子的邊緣,面積不大,也就幾畝,但這卻是外婆的“戰場”。除草、施肥、澆水,每一個環節她都親力親為,不敢有絲毫懈怠。烈日高懸,汗水順著她那布滿皺紋的臉頰不斷滑落,滴在干涸的土地上,瞬間消失不見。長時間的彎腰勞作,讓她的腰板不再挺直,可她依然咬牙堅持著,因為她知道,這片玉米地的收成,是她晚年的依賴。
如今外婆已經87歲,身體不堪負重,不能掌管她那幾畝玉米地了,但她的勞作沒有停止,她支撐了自己的小菜園,靠自己的能力維持生活,她活得很快樂,時不時還會接濟一下后輩。我那些舅舅和姨娘都喜歡回來陪外婆過節,我也很喜歡外婆,逢年過節都會給她一些錢,不想她那么累。
實際上,外婆跟我們說她一點不累,她懂得服老,她平時種種菜全是為了鍛煉身體,能賺點三瓜兩棗更開心。外婆的心態我十分佩服,她能不麻煩子女的精神更讓我敬佩。
根據奶奶和外婆兩位農村老人的晚年生活,展現了無養老金人群在養老問題上的不同狀態。
奶奶年輕時花錢毫無節制,導致晚年失去積蓄后全靠子女養活,最終引發子女間的分歧和矛盾。
而外婆則一直辛勤勞作,即使年老也不停止,靠自己的努力維持生活,還能接濟后輩,并且心態樂觀積極。
我認為無養老金的人群在晚年生活中需要有正確的消費觀念和勤勞自立的精神,同時也提醒人們要關注農村養老問題,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生活保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