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
在河南省湯陰縣宜溝鎮索下扣村,農民向施肥機中添加化肥。新華社記者 李嘉南攝
春為歲首,農為行先。春耕是中國傳統農事活動中重要的一環。
眼下,大江南北陸續進入春耕春管關鍵期,農資行業正全力加緊農資生產儲備、加快調運配送及加強農技服務,為春耕生產“保駕護航”,確保糧食豐產和糧食安全。
加強農資供給
“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肥料是重要的農業生產資料,對糧食穩產增產的貢獻超過40%。當前,全國各地化肥企業正開足馬力生產,保障春耕春管。
機械手臂精準抓取著打包好的肥料,負責搬運的叉車在車間穿行……在陜西省西安市閻良區西安金谷農資連鎖有限公司,自動化的復合肥生產線正有序運轉。“我們這3條配方肥、水溶肥、擠壓復合肥生產線都采用全程電腦自動化控制系統。今年春耕期間,計劃生產各類肥料1萬噸。”西安金谷農資連鎖有限公司生產負責人吳海倫說。
農資儲備足,春耕才有保障。今年以來,中國農業生產資料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農集團”)加大采購備貨,全力做好春耕農資供應服務工作,已采購化肥848萬噸,同比增長28.7%;采購農藥12.8萬噸,同比增長29.6%。
中國農資流通協會市場分析師王曉雪介紹,綜合化肥產量、進出口量、庫存和工農業需求情況來看,今年春耕期間化肥供應總體有保障。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發布的數據,2025年1月份至2月份,農用氮、磷、鉀化學肥料(折純)產量達到1031.5萬噸,同比增長9.8%。
除了化肥,農資還包括種子、農藥、農機等。作為農藥流通領域的主力,中農立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表示,將扛穩農藥供應主渠道責任,織密保供網絡,加強協同聯動,暢通城鄉物流,精準對接田間需求,提升服務質量,打好全年農業生產第一仗,守牢糧食生產“第一道防線”。
價格方面,隨著國家化肥儲備投放市場,目前化肥價格已逐步企穩。“為做好鉀肥保供穩價工作,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第一時間啟動鉀肥供應保障調度機制,指導全系統農資企業帶頭平抑價格。”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相關負責人表示,3月以來,按照國家發改委部署,中農集團陸續向重點區域投放國儲鉀肥,累計投放氯化鉀22.5萬噸,國內鉀肥價格較3月上旬高點時明顯回落。
質量方面,打擊假冒偽劣農資是保障農民群眾和農資企業合法權益的必要舉措。今年,農業農村部等七部門部署2025年春耕備耕農資打假工作,要求各地農業農村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圍繞重點區域、重點品種、重點企業和重點時段,加大對農資市場的監管力度,嚴厲打擊制售假劣農資坑農害農行為。各地通過線上線下聯動的方式,引導農戶科學選購農資產品,助力農資市場規范化,取得了顯著成效。
加快調運配送
近日,在位于安徽廬江縣的輝隆中成科技有限公司,一輛輛滿載化肥的貨車從倉庫駛出,這些化肥將被運送到周邊市場,用于春季農業生產。
“作為供銷社系統農資生產流通企業,我們從生產到供應、從配送到服務,每個環節都堅持精益求精。”輝隆中成科技總經理陳虎表示,面對春耕農業生產的農資需求,該企業將優先安排、優先組織、優先調運,切實保障春耕期間化肥充足供應。
春耕化肥供應,離不開流通環節。作為我國化肥流通的主渠道,全國供銷合作社系統已提早行動,積極采購、調運化肥,滿足春耕需求。
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農資與棉麻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2月末,全國供銷合作社系統庫存化肥2686萬噸,加上3月到5月計劃采購到貨的約2700萬噸化肥,可滿足全國春耕用肥需求的70%。全系統農資企業承擔的近1000萬噸國家和省級儲備化肥已全部到位,近期將按相關規定陸續投放市場。
為全力做好春耕農資配送工作,全國各地農資企業加強與鐵路、公路、水路等運輸部門溝通協調,抓好農資跨區域調劑調運,優化物流配送體系,提升運輸效率。一些企業通過引入物聯網、大數據等先進技術,實現了對農資產品運輸過程的實時監控和智能調度。
山東煙臺是全國化肥進出口重要通道和集散地。隨著化肥需求旺季的到來,山東港口煙臺港開啟了化肥疏運綠色通道,提升化肥作業效率。“我們的化肥主要服務于山東省內、河北以及東北等地區,每天可滿足3000噸到5000噸的中轉量。對于化肥物資需求,優先安排、優先承運、優先組織、優先裝卸,切實保障春耕期間化肥農資需求。”山東港口煙臺港聯合通用碼頭公司營銷商務中心副主任連鵬飛說。
優化農技服務
在安徽來安縣水口鎮高隍村樹榮家庭農場的千畝麥田上空,無人機正進行定期巡航,為田間每一株麥苗同步生成“健康檔案”。
通過“徽農服”APP小程序,樹榮家庭農場主沈秀軍收到了來安輝隆智慧農服中心提供的精準“藥方”,施撒什么肥料、地塊的不同位置具體施撒多少分量,都有詳細說明。“往年施肥全憑經驗,現在每片葉子都能‘驗血’。”沈秀軍說。
據了解,來安輝隆智慧農服中心為種植戶配備了28架植保無人機,隨時為有需求的農戶提供飛防服務,同時組織3支10余人農技服務隊伍,深入田間地頭,為農戶提供農技指導。
除來安縣外,安徽省供銷合作社所屬輝隆股份目前已在安徽省內建成11處輝隆現代農業綜合服務中心,輝隆智慧農業“徽農服”小程序自2023年上線以來,已為超3400名農戶提供線上服務,服務耕地面積達298萬畝次。
在現代化裝備和高科技手段的加持賦能下,春耕春管變得更加精準和高效、更加專業和輕松。
多地農資和農服企業積極開展春耕送農資、送技術、送政策、送信息、送服務等下鄉活動,為春耕提供全方位、高質量的保障。
中農集團發揮145家“中國農資—為農服務中心”和2.5萬余家基層服務網點作用,及時滿足生產需求。豐富線上線下農技指導,1300多名農技人員通過“兩田四會”,因地因苗為農民提供面對面、精準化、多樣化的農技服務。拓寬線上服務渠道,利用線上直播,指導農戶科學開展田間管理。
“截至目前,已服務耕地1400萬畝次,召開各類培訓1300場次,服務農戶26萬戶。”中農集團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創新農資服務方式手段,提升農資服務水平,還需要深入實施“綠色農資”升級行動,擴大水溶肥、有機肥、配方肥、微生物肥和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等農資供應,促進化肥控量增效、農藥減施增效。
中國農業生產資料流通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當前,肥料產業的發展正處在艱難的十字路口,農資企業要全面、完整、準確地貫徹新發展理念,通過引入新技術、新設備、新標準,發展新質生產力,促進傳統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為企業注入新動力、新活力。(經濟日報記者 劉 瑾 賴奇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